即将入冬 钢市回暖困难重重
深秋悄然离去,2018年的冬天即将到来,这对钢市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警示,预示着接下来要步入淡季,各地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对贸易商来说,是否能平稳过冬还是一个未知数。
回顾一下,2018年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下,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蓝天保卫战”、环保督查、专项大检查等项目的持续开展,有效防范了“地条钢”的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供给侧改革成效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和巩固。在钢铁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也是行业大体趋势。以河北省为例,早在2016年,《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搬迁改造。到2020年,形成以河钢、首钢两大集团为主导,以迁安、丰南、武安3个地方钢铁集团为支撑,10家特色钢铁企业为补充的“2310”产业格局,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2018年,《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指出,到2020年,河北全省钢铁冶炼企业减少到60家左右,前15家企业产能规模占全省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唐山市计划到2020年全市钢铁企业整合至30家以内、2025年减少至25家左右。武安市计划到2020年将14家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为5-6家钢铁企业集团。邯郸市将重点推进宝信钢铁、冀南钢铁、太行钢铁、永洋特钢四家钢铁企业整合重组。
纵观国内钢铁市场,目前来看实际价格并不低廉,在相关数据上可以显示,钢铁全行业营收和净利润仍在普遍大幅增长,并且在终端需求方面稳中有增,订单持续放量,看似利好,但是实际交投若有似无,冷冷清清,两极分化令市场逐步尴尬。具体原因来看,主要原因是受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影响,下游建筑工地积极赶工,需求持续释放,但部分地区及行业受环保影响生产开工仍受限,虽有多处工地由于前期工程滞后以及项目忙着收尾等因素处于赶工期状态,但由于原材料价格过高以及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工地大多按需稳定放量,备货意愿不高,由此可见,两方拉锯下对钢市并无明显利好支撑。
总的来说,目前第四季度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行情基调已经基本铺垫,若无明显的行情推动,钢市预计今年会震荡收尾,大涨大跌的可能性较为有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关注明年的行情步调,关注美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钢铁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还有钢铁行业明年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都是对未来行情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年前交投萎靡凄凄惨惨,若是抓住抄底机会,明年或许就会有一个火红的开端。
- 上一篇:前三季度钢铁行业扭转微利亏损局面
- 上一篇:库存攀升 需求疲弱 热轧后市难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