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2月PMI指标普遍回落的警示
2月PMI指标普遍回落的警示
2013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2月份官方PMI值最大特点是综合指标和主要分项指标呈现普遍回落态势,这种状况还是很少见的。五个主要分项中,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从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临界点之下;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充分说明,一些行业生产回落明显;一些制造业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由升转降,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对未来信心不足;制造业企业开工不足,用工量减少;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有所放慢。
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量继续减少。外需持续不景气,接连下降,已经对我国经济构成不小压力。同时,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5%,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涨幅虽有所收窄,但仍然位于较高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这其中包括成品油等基本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使得原材料购进价格居高不下,对企业生产和通胀都构成“威胁”。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先期公布的汇丰银行2月份PMI预览值结束了连续5个月回升势头,为50.4,创下4个月以来的低点,与官方2月份PMI实际值基本吻合。两大指标佐证了我国经济在连续几个月回升后,出现回落的可能性增大。两大指标再次证明了一些中小企业依然经营较为困难,成本压力较大,新接订单不足。中小企业PMI指数持续多月处在50%以下,今年前两个月不升反降。
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节的季节性因素。春节期间许多工厂停工减产,工人放假过年,对PMI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也不完全是这个因素。比如,出口的持续不景气,新出口订单指数最近三月连续下降,今年1月、2月均在50%以下,出口不确定性增加;中小企业持续困难;原材料购进价格的居高不下等,都与春节因素关系不大。特别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来看,新订单回升仍显缓慢,按理说春节期间应该是内需消费的旺季,但表现仍不够理想。笔者分析与1月底彻底结束的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不无关系。
2月份PMI指标的全面回落警示我们,对经济前景千万不要盲目乐观,不能因经济已经连续几个月回升而掉以轻心。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非常脆弱,一定要防止经济复苏昙花一现。
已经连续几个月回升而掉以轻心。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非常脆弱,一定要防止经济复苏昙花一现。 要在内外需求上做足文章。从内需看,实施五年的家电下乡刺激消费政策结束后,要立即出台接续刺激消费政策。要在提出的绿色家电政策补贴基础上扩大刺激消费面和商品种类。投资和消费双拉动的城镇化应该快速启动。减税降费措施力度要大、面积要广,从结构性减税延伸到全面性减税。从外需上看,要抓住欧美经济企稳回升的时机,稳定人民币汇率,落实好刺激出口的系列优惠政策,使得出口这驾马车重新跑起来,遏制出口对经济负拉动的状况。
要在内外需求上做足文章。从内需看,实施五年的家电下乡刺激消费政策结束后,要立即出台接续刺激消费政策。要在提出的绿色家电政策补贴基础上扩大刺激消费面和商品种类。投资和消费双拉动的城镇化应该快速启动。减税降费措施力度要大、面积要广,从结构性减税延伸到全面性减税。从外需上看,要抓住欧美经济企稳回升的时机,稳定人民币汇率,落实好刺激出口的系列优惠政策,使得出口这驾马车重新跑起来,遏制出口对经济负拉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