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最后一公里仍低效 8成配送靠厂商自行完成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被称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国内城市配送仍然低效!由物流经理人俱乐部在5日广州举办的“智能互联时代下的城市配送”研讨会发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广州等大城市近八成的城市配送仍需靠厂商自行完成,分散配送的交叉、返空等令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亟待整合。
商场给居民的送货上门被称为“城市配送”,是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该项调查显示,随着消费能力提升,国内城市配送规模年均增长近20%左右。但缺乏整合的厂商“自我配送”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城市配送模式。以广州为例,高达96%的厂家和供应商设有物流配送功能(包括仓库、配送车辆、物流配送部门人员等),高达77%的厂商配送业务由“自我配送”为主完成,委托第三方配送企业为主完成配送业务的厂商仅占23%。同时,城市配送车辆装载率普遍低,载货率高于80%以上的车辆仅占30%。而受城市交通管理限制,多数配送使用的是面包车等非物流专用车辆。这种情况在国内城市均较为普遍,导致配送车次数倍增加,而低效物流运输既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又使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物流专家、汇通天下总裁翟学魂在论坛上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第三方城市配送。“这对今后生鲜、大件家具等新的网购需求发展也有好处。目前,城市配送中快递比例只占10%,像生鲜、家具等较难用快递配送,远距离网购难度大,发展就受到制约。不过,现在基本的需求是存在的,只要城市内部配送第三方体系加快发展,预计在广州等一线城市,网购生鲜、家具等配送难问题在两年左右可望改观。”
马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