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中国“制”造将转型“智”造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只会越来越强。”昨天上午,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IT时代周刊第八届CEO年会上表示,抓住了信息化转型的时机,中国制造业将与发达国家同步,参与到全球制造业新的战略布局中,而并非像传统PC时代始终落后半步。
近日来,苹果、联想纷纷抛出了将在美国新设生产线的计划,不少业界人士发出了“高端制造向美国回流”、“中国制造业优势仅能维持三年”的担忧。而微软、IBM、英特尔等国际IT巨头则纷纷在昨天的会上表示,中国制造业的走向无须担忧。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极大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信息化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变化的最优途径。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型。”张亚勤说。“云计算时代,中国和美国的确是同时起跑。”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关村云基地,每天有专门的团队接洽硅谷云计算人员的沟通、对接,力图促成双方的合作,在云计算时代,北京和硅谷首次开启了同步对话。
“在中国,大型IT企业反应迅速自不必说,一些中小型IT企业也已经率先开始转型。”英特尔中国董事总经理黄节透露,以英特尔的一家小型IT企业客户为例,原来生产供DIY攒机所需的计算机主板生产,随着攒机在国内热潮的退去,该企业立刻放弃了已不受主流消费人群欢迎的攒机类主板生产,而是投入了工业、车载、安防等行业智能应用大量需要的嵌入式主板生产,并且业绩逐年上升。
工资水平越来越高,以人力成本低为特征的低端人口红利正在消逝,这个理由一直是支持中国制造业“空心化”观点的重要论证。而英特尔中国董事总经理黄节则认为,在人力成本变高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国内人群消费水平正在显著提高,“无论美国还是中国,IT制造越来越贴近市场,消费能力迅速提高,这将成为中国向高端制造转型的独特优势。”IBM全球副总裁王阳也认为,中国大量的中高端人才存储、巨大的本地市场和政府支持,这些都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一代高端制造业竞争中难以企及的优势。
- 上一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业升级
- 上一篇:德国经验:125年“德国制造”从劣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