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陈湛匀:制造业困境与“U形”复苏

发布时间: 2013-01-09 10:45:4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2012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由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科院工作经济研究所联合作出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所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根据如下制造业PMI指数图形表示,中国制造业熬过了整个2012年,到了2012年10月、11月、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维持在景气线以上,制造业去库存趋于结束,工业增速逐月回升,企稳态势较明显。


 

     但是制造业困境仍然严峻,由于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增大,税费偏重等,使得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大,2012年3月10日由《经济学人》杂志刊登的“中国工资飙高对全球制造业意味着什么?”提到:“成本在飞速上升,这适于沿海诸省,因为历史原因,工厂在沿海城市扎堆。土地价格的上涨,环境安全条例的规范,税收都是成本上升的原因。尽管如此,主要因素是劳动力。香港企业家Sunil Gidumal为哈罗兹和玛莎百货等零售商制造饼干铁盒。员工工资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在过去的四年中,广东公司员工的工资增长了一倍。斯里兰卡的工人工资要低35-40%,但是他们不太高效,Sunil Gidumal说。”
中国制造生产外包回流美国和欧洲的危机加重。波士顿咨询集团最近预测,2020年将有高于60万个制造业岗位从中国返回美国。下面引自杨琳桦摘自“经济条件将驱使美国重新投资”,可以清晰地看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原因。

       但是,回流美国的一些制造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较少;还有一些欧美企业回流,担忧是本国严重的社会保险负担,由于不需要签署长期雇工协议,这些企业很有可能回迁。还有,中国的制造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倒逼转型升级,特别是重心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延伸,降低高能耗行业所占比例和传统产业投资比重,积极抓住改革,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尽快促成制造业“U形”复苏。

         本文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湛匀

        相关阅读:2013实体经济“U形”复苏?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