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行业协会商会经济发展指数工作经验分享会在京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3-11-29 20:10:23   作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231129日,由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承办的行业协会商会经济发展指数工作经验分享会于北京召开。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吕晓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崔忠付出席并发表讲话。会议邀请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等70余家行业商业协会,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等若干媒体的共15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陈中涛,副总经济师胡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产业运行部主任刁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刘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秘书长祝慧萍作指数工作经验分享,会议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宇航主持。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刘宇航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 崔忠付

崔忠付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中物联十分重视指数统计信息方面的工作,把这项工作当成推动行业重点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中物联承担了两项政府统计工作,一是最早的生产资料流通统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40年左右的历史成果;二是承担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这项统计是国家发改委的一项制度统计,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物联共同发布。同时,在推动统计工作的基础上,中物联逐渐建设起了以PMI指数和物流景气指数为核心的一套物流采购和供应链指数体系,社会影响力一直稳步提升。今天,中物联借助行业协会商会经济发展指数工作经验分享会这个平台,将会把指数工作的诸多细节,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在座的各位同仁,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与此同时,各行业商业协会在指数统计信息的发布上,也会有很多经验呢值得我们学习。在这个分享会上,我希望大家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指数工作迈上新台阶。

       

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 吕晓莉

吕晓莉首先对承办此次会议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由衷的感谢。她降到,近些年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也是日益显著。今年七月,民政部印发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既希望于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更有效的载体,其核心是推动实现“十个一批”。所谓“十个一批”,就是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推动一批行业发展支持性政策落地见效、壮大一批行业发展必需的人才人力队伍、发布一批科学准确有效的经济发展指数、建设一批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推出一批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先进标准、培育一批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品牌项目、完善一批维护行业发展秩序的自律规约、服务一批促进经济布局优化的产业集群、谋划一批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在这一年半的专项活动中,行业协会商会能够以“十个一批”为重要的抓手,着重落实,积极推动,取得成效。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 陈中涛

陈中涛表示,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指数工作的历史由来已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积累。在此过程中,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建设起了以产品、方法论、团队、开发模式和成功案例五大标志循环的一套完整的指数体系注重天时,地利,人和;抓出指数特点,突出指数的功能作用;抓好定位设计、指标设计、数据渠道设计三个重要环节;做好指数的分析解读;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厚积薄发。发挥其降维思想,以简驭繁,杠杆效应,以小博大的优势和作用,体现其及时性,综合性,动态性的重要特点。在未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将继续以以指数为抓手,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与各行业协会商会加强相互学习,谋求携手合作,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 胡焓

胡焓首先介绍了物流指数的形成背景。在需求大幅度扩张,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企业快速增长、行业竞争力大幅度增强、政策陆续出台的社会背景下,物流指数应运而生。构建物流指数的重要意义包括:建立物流指数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指数体系能够更好的反映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建立物流指数是贯彻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内容;统计指标和指数的建立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物流的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套指标体系,综合反映物流发展态势;建立物流指数是提升行业自身水平需要。指数能够实现实施动态监测,客观、全面反映发展态势,及时发现问题,预测发展趋势,是反映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预警器。当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和指数体系包含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物流景气指数等十大方面,在航运、供应链、大宗等方面也有涉及。高频次,持续发布的物流指数有着客观反映物流行业整体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反映物流行业整体运行与国民经济运行关系;为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指导企业经营提供依据等总要作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产业运行部主任 刁力

刁力介绍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钢铁行业积极进行生产体制上的探索,通过改革释放了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粗钢产量加速攀升。为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走势,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供可靠的价格运行数据,为钢铁企业、贸易企业和相关行业提供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编制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根据我国钢材消费分布情况,兼顾各行政区域的平衡,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基础数据涵盖全国28个中心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根据参与计算的13个代表品种所对应的各大类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作为该品种的权重系数。按照上年度的实际产量,每年2月调整一次权重系数,并以19944月分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为100点,之后价格与其相比较,计算综合指数、分地区指数和八大品种价格及指数后得到结果。中国钢材价格指数的月度分析报告,每月定期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财政部等相关政府机构,做为国家掌握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部副主任 刘金

刘金表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单靠原有的指标已不能系统深入分析汽车行业的运行规律及预测发展趋势。为充分发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行业运行分析中的信息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为政府、为企业的服务能力。将编制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工作作为对产业经济运行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与研判,以及对产业表征经济活动过程和现状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监督和检测的重要措施。基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收集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月度经济指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等方法筛选出汽车行业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并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合成指数方法构建我国汽车工业的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由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滞后合成指数三个指数构成,这三个指数分别由与汽车产业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三组经济指标序列(一致、先行、滞后)合成得到。通过三个指数的月度动态变化,分析汽车产业经济当前情况和下一步走势。汽车产业预警指数作为汽车产业经济景气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反映汽车产业经济运行所处的状态。刘金希望,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工作在未来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反映出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状态,更好地监测、预测我国汽车工业的运行,进一步得到政府和企业的认可。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聂贤祝

聂贤祝详细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和产生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的调研监测机制,希望作为统计部门的数据补充,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行业运行提供市场信息。在指数研究期间,曾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同志多次开会讨论,制定务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按照国民经济的行业贡献度,选取8个行业,建立样本企业库,分地域选取3000家中小微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电话访谈的形式,收集信息,按照确定的权重,采用景气指数方式,统计形成指数结果。当前,指数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编制发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提供指导。指数发布文稿会提前与有关专家进行会商,与PMI等指数进行对照,发布文稿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有关领导审核。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建立工作机制,联合发布季度指数,并被列入产业司的课题。截止到现在,《新闻联播》播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20次,《新闻直播间》播报35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政府网等重要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监测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秘书长 祝惠萍

祝惠萍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双碳"目标新要求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建设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与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PCDI)有着为政府进行行业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判断依据和决策参考;填补了行业在清洁能源景气和电力建设发展指数信息方面的空白;有利于企业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精准施策和有利于提升协会的服务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四项重大意义。在编制过程中,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指数体系构建、指数模型测算、指数数据获取为主要流程,以3个先行指标,2个一致指标,3个滞后指标为体系构建指标,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关指标的季度统计数据为数据来源,使用季节调整方法、增长率循环分析方法、时差相关系数法、K-L信息量法以及峰谷对应法为测算方法。两项指数正式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首期发布当天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大媒体浏览量达120余万。指数发布受到社会公众持续关注。在未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将会继续细分指数指标、加强行业预警、加大指数解读、扩大发布宣传,扩大指数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影响力,发挥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温度计”“晴雨表”“指示器”和“风向标”作用。

     

本次会议的召开得到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