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评述 > 正文

第十八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在包头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8-21 14:12:1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202581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智慧物流分会、北京中物化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八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蔡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何辉,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宇航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行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科技处处长康译文主持。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以“智驱新质·物畅其流·链动未来”为主题,展示了科技创新引领下的物流领域前沿技术、卓越成果和创新模式,表彰了获得本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365物流科技创新及应用成果。6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分享,共同探讨数智化技术如何推动行业提质降本增效,重塑物流产业生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 何辉出席会议并致辞

何辉在致大会开幕辞中,对全体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科技创新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物流业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降至14%,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平稳,这些成绩离不开科技在智能仓储、调度系统等全链条环节的深度赋能。本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365个获奖项目脱颖而出集中呈现出降本增效显著、全链路智能化升级、关键技术国际领先等五大特点。未来,中物联将继续凝聚行业科技力量,深化智能技术融合、布局国际物流网络、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物流业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跨越,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物流力量。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宇航出席会议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科技处处长 康译主持会议


聚焦前沿技术趋势 搭建科技交流高地


论坛上,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北斗遥感融合应用研究室技术总师任宇飞、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军、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合作负责人 首席ESG专家田琳、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子先、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岩峰、京东物流与图技术负责人曹炜等获奖项目代表,围绕数智供应链、AI+物流、绿色低碳、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前沿领域话题展开深度分享。


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北斗遥感融合应用研究室技术总师 任宇飞

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北斗遥感融合应用研究室技术总师任宇飞,以《AI赋能下的无人叉车:演进、实践与未来图景》为题,揭示了无人叉车从机械化、自动化到智能化、自主化的演进路径。他指出,当前无人叉车面临“定不准”“变不了”“出不来”三大核心问题,难以适应载具、路径、环境多变的复杂场景。为此,团队通过“北斗+多元融合技术”解决全场景导航定位难题,利用深度学习与多模图像融合实现极暗光/逆光下目标精准识别,并结合自主路径规划与精细化运动控制技术,形成兼容多车型、多托盘、多场景的成套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临沂商贸物流装卸、港口堆垛、工业园区转运等场景落地,解决26项实际作业异常问题,未来将向具身智能驱动的自主建图、人机共生、生态协同方向升级。


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卫军

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军,在《具身智能技术赋能仓储物流新业态》演讲中提出,具身智能是由本体、智能体、学习进化框架和数据构成的新一代智能硬件体系,其核心是实现感知、认知与行动的一体化建模。他介绍了普天物流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开发物流仓储智能体实现通俗化交互,智能调度与排仓系统在太原、苏州烟草应用中分拣效率提升10%;推出装卸货机器人,在张家口烟草实现650700/小时的卸货速度;研发仓内移动机器人、拆码垛机器人等多款设备,并创新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半人马”机器人(四足+人形双臂),在危险环境作业中展现价值。同时,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已完成世界机器人大会赛事验证,未来510年将推动物流场景向“机器人+数据化智能体”协同的新型仓储模式演进。


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合作负责人、首席ESG专家 田琳

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合作负责人、首席ESG专家田琳,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型之路》中,强调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紧迫性。她指出,全球升温已逼近1.5℃临界值,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超27%,其中公路运输占比超3/4,而物流是减碳难点。基于此,美的集团构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服务”六大支柱战略,安得智联作为绿色物流承载单元,通过绿色仓储(数字月台、光储充一体化)、绿色运输(智慧排车、新能源车队)、绿色包装(循环载具)及绿色运营(无纸化交接)等举措降碳,并形成“运包一体”“送装一体”“逆向回收”三大核心减碳场景。目前已助力美的实现460万台废旧家电逆向回收闭环,并通过重庆自建拆解厂完善全链路再生资源利用,同时联合行业推动绿色标准制定与碳管理人才培养,践行“新质生产力即绿色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张子先

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子先,在《探索搭建“一地汇聚 全省共享”的省级多式联运数智平台》中指出,针对大宗商品物流“链条长、协同难、成本高、信息化低”等痛点,四川省构建了“1+N”准公益性多式联运数智平台。平台向上对接国家数据平台,向下联动政府多厅局与地市州分平台,整合中欧班列、川航、中远海运等市场资源,覆盖铁公水空全运输方式。核心模块包括贸易撮合系统(1839家厂商入驻、5000+商品)、AI驱动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自动推荐最优路线)、智慧仓储(触达4亿㎡仓储面积)、供应链金融(对接12家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及含411个指标的智慧风控系统。案例显示,青州到成都的冷链公铁联运方案使综合成本降低10%15%,跨境运输通过IOT设备实现全链路轨迹可视。未来将覆盖15条重点产业链,向物流大模型升级。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岩峰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岩峰,在《AI驱动下的数字云仓多元化履约方案及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中,展示了数字云仓“用更少库存做更大生意”的核心目标。其“2+3+4”模型以数字库存和全网2C服务为核心能力,通过云仓、质链保、云站库存管理三大产品,实现进销存配装服一体化。AI技术深度渗透选仓(多维度智能寻仓)、发运(最优路径匹配)等全流程,解决传统零售渠道库存呆滞、货损率高、时效慢等痛点。在河南商业集团案例中,实现月度订单增长15倍,物流成本下降8%,货损率从0.7%降至0.06%。该方案已从家电行业向家居、消费品等多领域复制,并通过循环包装、智能调度等践行绿色物流,同时联合500+高校开展创客训练营,转化60项实战需求,推动供应链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


京东物流与图技术负责人 曹炜

京东物流与图技术负责人曹炜,在《京东物流与图时空大模型的进化》中,揭示了基于京东全供应链数据的时空大模型构建逻辑与应用价值。该模型通过多模态融合(地图瓦片、地理编码、时空关系+物流商流数据),依托京东言犀大模型平台微调训练,形成“能力全、准度高、关联深”的核心优势。在地址解析领域,实现拟人化描述精准匹配,POI分类召回率提升18%,预分拣准确率突破99.99%;在选址场景中,通过人群画像、商流分布等精细分析,为前置仓、京东养车门店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助力即时零售30分钟达目标;在数据生产领域,将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此外,模型可支撑精准营销与供应链全链路优化,已在零售连锁、智慧物流等多领域落地,推动供应链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升级。


表彰优秀创新成果 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会议同期,发布了202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通告并举行了颁奖典礼。表彰了获奖项目365项(技术发明奖空缺、科技进步奖365项)。






202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现场

中物联科技奖励工作已连续开展23年,对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取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了物流行业极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标志性奖项。作为具备提名国家奖资质的社会力量办奖机构,中物联将继续努力发掘培育推广行业优秀项目,为国家奖输送优质行业科技成果。未来,中物联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建立物流行业科技体系,加强政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物流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现代物流的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物流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