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钢铁PMI下滑至46.4% 国内钢市熊途漫漫
5月份钢铁PMI下滑至46.4% 国内钢市熊途漫漫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来看,5月份为46.4%,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再度回到收缩区间。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至收缩区间,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扩张,购进价格指数跌至自2012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钢铁行业PMI显示当前国内钢市整体形势低迷,供需矛盾突出,钢铁企业销售压力空前加大,成本对钢价支撑严重削弱,国内钢市依然处在漫漫熊途当中。但5月份制造业PMI显示我国宏观经济初步显露回升迹象,微刺激措施加码令需求预期增加,或将给钢市带来一定提振。综合来看,当前国内钢市基本面依旧低迷,后期钢价难以乐观。不过当前钢价已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宏观经济面出现回升的苗头,后市价格继续深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震荡筑底后有望回升。
图1: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PMI指数变化情况
一、生产或将高位小幅回落
5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45.4%,较4月份回落7.6个百分点,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以此同时,与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也显现收缩态势。采购量指数为44.6%,较4月份回落4.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3.2%,较4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从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后期钢铁产量或将从高位小幅回落,资源供应压力将有所减轻。
今年国内粗钢产量一直保持高位,2、3、4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221.7万吨、226.6万吨和229.5万吨,已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新高。从5月中下旬开始,国内钢厂在盈利下降及消费淡季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减产、检修有所增加,钢厂开工率小幅下降。中钢协统计的5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为180.05万吨,旬环比下降1.29%,这是最近五旬重点钢企产量首次下降。预计5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将从4月份的历史高位小幅回落,这对减缓钢价继续下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图2: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PMI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变化情况
二、终端需求表现低迷
5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5.8%,较上月大幅回落12.0个百分点。在前两个月持续回升至扩张区间之后,本月大幅回落至收缩区间以内。显示在钢价大幅下跌以及资金紧张的形势下,代理商及终端用户向钢厂订货更加谨慎,钢材销售传统的代理制已逐步走向消亡,钢铁企业销售压力空前。中钢协数据显示,5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销售结算量1416.16万吨,日均销售141.62万吨,比上一旬日均降28.89%。
从市场来看,商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数据显示,西本新干线监测的农历4月(2014.4.29-2014.5.28)销量环比环比增长9.19%,同比下降7.23%。4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环比反弹14%,同时基建投资在微刺激政策作用下也出现加快,5月份国内市场终端需求环比总体有所改善。不过在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以及房地产行业迎来深度调整的局面下,5月国内钢市需求改善幅度有限,相比去年同期依然不及。考虑到6月份华东地区将迎来高温梅雨季节,终端需求将转入传统消费淡季,6月份下游需求或将有所趋弱。
图3:2004-2014农历年沪上建筑钢材销量走势图
本月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降,但仍处50%的临界点上方,为51.6%,较上月微降0.5个百分点。显示随着外需形势改善以及国内外价差优势继续保持,行业对出口形势预期良好,后期我国钢材出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754万吨,环比增加78万吨,增幅11.56%,同比大幅增长35.86%,创下历年次新高水平,仅低于2008年8月的出口量。1-4月钢材累计出口2587万吨,同比增长29.5%,创历史最高水平。
当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整体制造业表现较为良好。欧元区和英国制造业PMI保持稳定扩张,需求和经济复苏势头保持,企业信心和预期较为乐观。美国4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5.4,略有减速,符合市场预期,4月ISM制造业PMI录得54.7,好于前值。随着制造业的回暖,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对我国钢材的进口贡献力度将持续保持较好的增速。同时,当前国内钢价走势低迷整体背离于欧美钢价的抬升,内外价差优势继续保持且有所加剧,而国务院大力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对出口进一步形成助推,预计后期国内钢材出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图4: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三、钢企库存压力持续
5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两连升至58.6%,较4月份上升4.6个百分点。该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显示由于产量持续处在高位,同时销售没有明显改善,钢企产成品库存持续处于高位。中钢协统计的重点钢企钢材库存数据显示,5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499.79万吨,比上一旬增加69.99万吨,增幅4.9%。当前钢铁企业库存量较去年同期仍增加131.74万吨,增长9.6%。
从市场统计情况来看,截止
图5: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PMI产成品库存指数变化情况
四、成本支撑继续减弱
5月份,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挫至26.1%,较4月份回落20.0个百分点,跌至自2012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该指数自今年以来一直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并于本月跌至21个月以来的最低,显示当前钢市成本破位下行,对钢材价格支撑力度明显减弱。
受到融资矿风险控制以及下游成材市场不断下跌的影响,5月国内钢铁原材料市场不断下探新低,尤其是进口矿价加速下行。今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已出现2轮跌势。其中,
图6: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PMI购进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五、钢材价格跌至新低
5月份,经济持续疲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回落,而国家强调不搞短期强刺激政策、融资矿问题爆发,银行收紧信贷等诸多利空因素弥漫钢市,市场信心严重失衡,导致5月份国内钢价全程走跌,期现钢价全面大幅下跌至新低水平,虽然在5月下旬初期有过短暂的企稳反弹行情,但随后在资金压力及矿价大跌的带动下重归低迷。截至
图7:2013年以来西本钢材指数变化情况
六、行业资金依然紧张
央行5月份公开市场操作除首周净回笼600亿外,剩余三周分别净投放1200亿元、440亿元和200亿元,这令本月实现净投放高达1640亿,创下春节后单月净投放量的新高。受财政存款集中上缴影响,5月中下旬市场资金利率略有上涨,但央行净投放有效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普遍判断去年“钱荒”不会再现。据西本新干线监测,
图8:2013-2014年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月贴现率
从以上情况来看,当前国内钢市基本面依旧低迷,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还在加剧,而在资金紧张、成本支撑不足的局面下,后期钢价难以乐观。不过当前国内钢价已跌至历史低位,随着钢价的持续回落,市场预期的一次次破裂,市场信心已经到了跌无可跌的底部,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同时随着宏观经济面出现回升的苗头、节能减排或令产能产量增长受限、以及微刺激措施加码所带来的需求预期增加,我们认为,市场心态会有逐步回升的趋势变化,钢价筑底后有望回升。
1、宏观信号趋于乐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升幅有所提高;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采购量指数等主要分项指数回升明显,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企业开工率趋升,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
2、节能减排抑制产量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信部于
同时,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该行动方案执行,将利于钢铁行业进一步加速转型升级和洗牌,同时会给钢企增加费用成本。近期亦有部分省市有传出加强钢铁产能的控制。江苏省2014年计划压减钢铁产能447万吨;邯郸则出台《关于实行项目投资负面清单管理的通告》,严禁企业投资钢铁煤炭等20项目。即将实施的新的法律法规将对钢铁产能控制产生利好。
3、下游需求预期好转
5月中下旬,国家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再度密集出台,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80个示范项目、发改委会议要求确保完成今年铁路投资建设目标等等。同时,近日各地敲定棚改目标,出台各项融资举措解决资金问题,今年以来,各地棚户区改造有加速的迹象。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国内钢市供求矛盾仍有加剧、资金紧张、成本支撑严重不足,国内钢市整体形势依然难以乐观。但宏观经济信号趋于回升,政策面上不断有稳增长利好消息传来,铁路建设、棚改等均将提速需求,市场信心有望回暖,短期内钢价继续大跌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后期国内钢价在震荡筑底后或有回升,但过程将较为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