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 > 快递 > 正文

对快递外卖包装“限塑”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 2018-06-12 09:09:08   作者:法制网记者 朱宁宁   来源: 法制网  

买东西上网,吃饭叫外卖,足不出户,照样能够满足各种生存需求。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而且愈加严峻的包装垃圾污染问题,尤其是塑料袋,几乎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并形成短期内难以割舍的消费依赖。

一方面是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商经济刺激,另一方面是由此带来的各种包装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率不足10%的事实,与此同时又缺乏法律法规上的明文规定,于是,塑料袋有了继续泛滥的机会和新的生存空间,在快递、外卖等灰色地带大行其道。这显然与国家生态环保的要求相背离,因此,快递业、外卖业“限塑”已经刻不容缓。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应将快递“限塑”上升为法律法规

“说快递包装过度一点儿也不为过,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我国纸箱使用量约占快递总业务量的50%、塑料袋约占40%。有数据表明,有55.6%的消费者在拿到快件后便将包装丢弃。”全国人大代表赵明枝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连市中山区分公司揽投员,作为快递行业的一线人员,她对快递行业的垃圾污染深有感触。

据赵明枝介绍,快递业使用的包装物料分为运单、封套、纸箱、塑料袋、编织袋、胶带和缓冲物七大类。作为网络购物最发达的国家,我国在物流的整个环节还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在快递垃圾尚未建立起全面回收系统的情况下,过度包装、包装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快递垃圾泛滥、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愈发凸显。

在赵明枝看来,我国的快递业必须要走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减用、限用塑料袋是快递行业绿色发展迫不得已的选择。“这就需要从立法、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建立循环利用链条,明确包装技术标准,鼓励、约束卖家及快递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包装物,也需要国家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快递包装处理以政策支持。”

“虽然我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现有行业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因此,政府需从全局引导,完善规则和制度,必要时对大力使用环保材料的企业给予补贴支持。”赵明枝建议政府将快递业“限塑”上升为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和完善快递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快递行业的运输包装环保标准及包装中使用非降解材料的数量标准等。同时,加大对绿色包装的研发投入力度,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降低快递企业在使用各类绿色环保包装时的成本,让政令更接地气。

赵明枝同时认为,要想让快递业包装从根本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律来实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从源头上遏制。“限塑令”也应当延长监管链条,不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

完善标准让绿色包装推广有法可依

据国家邮政局测算,2017年“双11”期间,共产生超过15亿件包裹。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计算,15亿件快递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垃圾。尽管一些电商物流企业“双11”前推出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但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快递业绿色包装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绿色循环产品的使用,到包装回收体系的建立以及快递包装耗材的减量化,都需要明确的标准。要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政策支持到落地法规,形成更为完善的机制,奖惩措施到位,可操作性强,减少直至杜绝不环保包装,让绿色包装推广有法可依。”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呼吁尽快完善快递业绿色包装的相关标准和配套法规,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张近东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首先,应尽快制定快递业绿色包装和过度包装国家标准,明确快递业绿色包装使用率和回收率标准;制定快递运输环节服务标准,明确流通环节快递包装的损毁率,提高二次使用率;构建快递业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明确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可追溯性等要求及技术标准;建立非环保包装的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快递包装全面绿色化。

其次,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探索各类创新型绿色化解决方案。建议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激励机制,大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探索丰富多样的可实践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可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行政协调、荣誉助推、信用奖惩等多方面手段,多措并举、综合施治。

再次,鼓励商家以及快递企业采用绿色包装,对使用绿色包装并能推动绿色包装普及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财政支持;鼓励包装制品循环使用,对循环使用包装制品的商家及快递企业给予激励;建立快递包装分类及回收激励机制,鼓励商家、消费者及快递企业对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此外,还应设立政府和企业联动小组,由政府主导,龙头企业牵头,建立绿色产业联盟。联合从包装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设立绿色产业联盟,专项推进绿色包装行动。

应由商家承担塑料餐盒回收责任

据媒体报道,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各大订餐网络平台一天的订餐量可能使用4000万个一次性餐盒,一年下来将使用大约146亿个,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这些垃圾目前基本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

“作为外卖直接受益者,应当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商家来承担塑料餐盒的回收责任,按照企业销售额划出专门资金给餐盒回收或处理企业。”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团长曾静萍认为,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外卖平台、供应链上的商家各方应为外卖垃圾处理埋单,补偿回收利用需要的成本费用。

曾静萍还建议制定《包装废物管理条例》,建立垃圾回收押金制度和废弃塑料等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回收的补贴机制。“可借鉴广州经验,针对塑料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采取建立基金发放补贴、处罚违规对象等做法。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继续探索解决产业链条补贴前置、处罚对象无法确定、回收物统计监管成本高、投入资金过多等问题。”曾静萍说。

此外,曾静萍呼吁,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对减少塑料等一次性餐具使用或对餐盒实施回收的外卖商家予以鼓励,纳入商家美誉度评价指标。一方面,外卖平台作为供应链上核心的环节,应责无旁贷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无需餐具”选项,通过“无筷子周末”“环保挑战赛”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普及环保意识。另一方面,鉴于白领和大学生目前是外卖的消费主体,写字楼、学校等成为外卖垃圾“重灾区”,因此要针对这两大群体作减少一次性餐具、塑料袋使用的宣传。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