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跨境电商规模超千亿!敢想敢试的先驱竟是TA!
有人把2014年称为“跨境电商元年”。这一年,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开始入局,跑马圈地。
还有人预计,2018年是“跨境电商的丰收年”,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虽然“万亿”说的稍显夸张,但“千亿”已成既定事实。
全国跨境电商规模超千亿人民币
近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上半年,13个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进出口的规模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
短短几年内,中小型企业们纷纷开始小试牛刀,在跨境电商这一风口收获自己的“第一桶金”。8月10日,商务部对外公布了“2017-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拟入选名单”,名单列出了239家企业,其中,跨境出口电商企业14家上榜,比去年多了4家。
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这个重大机遇。5月中旬,据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通过电商走进中国:进口食品、酒类、家纺等是相关国家进口销量最高的品类;马来西亚、蒙古、泰国等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销量最高的国家。
今年前四个月里,消费额同比去年增速最快的13个国家中,就有7个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额同比平均增速超过10倍。
开局良好 发展迅猛
“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电商政策的重叠,造福了一个内陆省份。大道求索,“不临江、不靠海”的河南,近5年利用全球贸易市场全新的交互方式,获得被世界重新认知的新机遇。
2016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4714.7亿元,同期全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近800亿元。也就是说,跨境电商在全省外贸进出口大盘的份额占比在15%左右。而今年前4个月,跨境电商交易额已占全省进出口总额(1483.8亿人民币)的19.3%,为河南省外贸回稳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0到近800亿元,河南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仅用了5年。
正如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所说,郑州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整体推进有力,开局良好。吸引力、带动力、影响力都在持续增强,正在向“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
河南跨境电商领跑全国
这条中国对接全球经济的全新通道,能在河南发展得如鱼得水,秘诀是用创新激活全局。
“海淘不用等,现场提货走”。8月8日,由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打造的全国首家现场提货跨境O2O综合体——中大门O2O新零售购物体验中心开门迎客。试营业当天,人气爆棚,12万人次蜂拥购物,销售额突破千万。
▲点击图片 穿越回到试营业现场~
这是郑州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创新发展的最新体现。除此之外,对发展跨境电商,郑州已创造出独有的“郑州模式”:首创1210通关监管模式并推广全国;成功创新的“关检三个一”、“查验双随机”、“跨境秒通关”成为行业学习的榜样;优化完善央企、地方国企与民营资本有机结合的PPP运营机制,成为全国PPP运营机制的样板。而继续引领创新的“一区多功能”、“一店多模式”、“全球买卖网”、“贸易集成服务单一窗口”等更是在充分发挥河南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政策叠加优势上形成了“集成创新”。
河南跨境电商打破地缘劣势,蓬勃发展,堪称河南外贸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动机。
世界那么大,面对一个新兴领域,总要有不少先驱前去探索,才能发现其规则所在。
内陆河南勇当弄潮儿,搭建起了一条畅通的“网上丝路”,逐步将自身的区位优势、人口优势,转换成物流优势、枢纽优势和产业优势,成为叫响全国的“靓丽名片”,摁下了经济全球化的“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