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 > 冷链 > 正文

海航冷链公布2015年度报告:利润总额增长24511.76%

发布时间: 2016-03-04 08:27:54   作者:Assassin   来源: 亿欧网  

2016年3月2日,海航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海航冷链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6393.80万元,同比增长30.88%;利润总额为2594.11万元,同比增长24511.7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1935.2万元,比2014年同期(11.2万元)增长了17127.83%

除此之外,2015年(末)海航冷链总资产已经超过17.91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2993.00%;海航冷链2015年负债总计4570.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02%。值得一提的是,海航冷链2015年资产负债率为2.55%,比之2014年的57.61%有了明显改观。

海航冷链公布2015年度报告

新三板助力海航冷链小步快跑

海航冷链是海航物流集团旗下的一家专业冷链物流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化产融信一体的冷链产业集成服务商。作为国内较早的专营冷藏运输的企业之一,海航冷链由桂海鸿掌舵并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2015年2月,海航冷链成为国内冷链物流行业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并于同年7月完成17亿元定向增发,市值突破21亿元。

2015年8月,海航冷链组建了车联网事业部,10月成立海冷租赁公司,12月雪狐云TMS系统上线应用。海航冷链完成了增值服务体系和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冷链实体物流和冷链金融、冷链信息科技一主两翼的发展格局,完成了“产融信”一体化业务构建。目前,海航冷链的整体业务架构包含了冷链物流、冷链装备、冷链商贸、冷链投资、冷链金融以及冷链科技等板块。

2015年11月,海航冷链与河南冰熊专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海航冷链通过转让、增资的方式分别获得河南冰熊30%、北京盛世华人34%的股权。此举凸显了海航冷链进军高端智能物流装备和医药物流领域的战略意图,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吹响号角。

在快速消费领域、连锁餐饮领域、医药化工领域、电商领域、快递速运领域、金融业务领域,海航冷链分别与资生堂、中粮、联合利华、周黑鸭、全聚德、上海医药、唯品会、永辉超市九曳供应链、DHL、申通、UPS、中国邮政、顺丰速运、四川现代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总结来讲,海航冷链在2015年取得阶段性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

1、完成企改,成功挂牌新三板,完成首轮股票定向增发,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实力及品牌影响力;

2、推动转型升级,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客户升级,业务模式向仓运配一体、空地联运、跨境生鲜供应链及高端医药冷链解决方案转型;

3、成功启动北京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实现广州、上海冷库试运营,进而启动了“云仓”体系的建设;

4、完成冰熊冷藏车、华人物流股权投资协议签署,加强资源整合及产业协同;

5、完成海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设立,实现冷链金融业务运营并积累了大量客户及订单资源;

6、完成TMS系统、车联网平台等系统搭建,拓展冷链大数据服务业务;

7、完成首单跨境生鲜供应链业务试运行。

海航冷链——海航集团新三板试水的成功样板

作为资本大鳄,海航系一直以其高超的融资手法和收购战略在资本市场攻城略地。截至目前,海航系在A股市场已经拥有包括海航投资、渤海金控、海岛基础等多家上市公司。2014年下半年,海航开始布局新三板,并也在新三板市场玩的风生水起。公开数据显示,海航系在新三板挂牌和待挂牌的企业已达8家,分别是:联讯证券、易建科技、海航冷链、新生飞翔、首航直升、海航期货、渤海保理、思福租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海航系在新三板上的成绩都力压复星系、腾讯系、阿里系和恒大系。

海航冷链以其漂亮的数据曾经在2015年9月份入选新三板成指样本股和做市指数样本股名单。桂海鸿曾认为,冷链物流属于朝阳行业,增长空间巨大,但行业小而散特点明显。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收入总额为148.3亿元,同比增长36.1%,收入总额不足冷链市场10%。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在挑战中前行

海航冷链成立至今已经历经了18年的成长发展,依托海航集团产业集群优势,通过产业投资与资源整合,以冷链金融、冷链科技为驱动,不断优化仓运配一体化、海陆空多式联运、高端医药化工物流解决方案等全程供应链服务,不断完善境内外网络布局,海航冷链已经成为海航集团深耕冷链物流产业的关键。

此次发布的报告中也同样规划了海航集团2016年年度经营计划:

1、加快产融互动循环发展。抓住国内冷链物流和新三板蓬勃兴起的机遇,适时成立冷链产业基金并启动新一轮融资计划,加速北上广等多地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落地。迅速完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布局与构建。

2、持续推进公司业务发展模式的深化转型。一是业务拓展模式单一物流业务合作向全面战略合作转型;二是业务结构向多式联运、仓运配一体化、商贸供应链、社区O2O平台等解决方案转型,同时面进入跨境生鲜供应链领域,打造集冷链生鲜食品配送、跨境原产地直送、温控医药仓配等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终端共配模式;三是运营模式坚持“轻资产、平台化”方向,实现由冷链资源运营商向冷链资源整合者的转型。

3、全面实施大数据运营平台战略。发挥集团产业资源优势和自身物流、装备、金融与科技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优势,加快“云车”平台和“云仓”平台建设步伐,打造云车、云仓公共服务平台,为冷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仓运配管理、可视化监控、融资租赁、小微金融、车后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从海航冷链的全方位、立体化生态布局中不难看出,海航冷链未来将在生鲜,跨境电商,医药运输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随着冷链物流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综合型冷链物流企业加食品贸易、大型冷链仓储企业加多元化经营、城市物流配送企业配套中央厨房、代采代购供应链不断延伸、直采直供分销体系也日益完善、工商企业持续跨界冷链领域、跨境生鲜电商增长迅猛、平台型线上冷链物流企业初现端倪等现象也让冷链行业变得格外热闹。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排名前五位的冷库运营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63%,而中国的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仅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0%。在国家战略和国民消费刚需的强力驱动下,未来10年或将是整个冷链行业的黄金十年。当下,冷链物流业处于“群雄逐鹿”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蓝海市场相信过不了多久也会变得竞争激烈,随之而来的产业整合和并购或将频繁上演。

冷链物流的盘子足够大,未来,在商超冷链、农批冷链、餐饮冷链、电商冷链、医药冷链等多个领域,也相信会有更多的垂直类创业企业的崛起。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