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 > 冷链 > 正文

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首列冷链专列顺利抵渝

发布时间: 2018-11-02 09:02:12   作者:记者喻庆文   来源: 腾讯大渝网沙坪坝报  

本报讯(记者喻庆文/图)10月29日,一列满载25个40尺箱的冷链货运列车驶入西部物流园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这是今年6月涉入冷链运输以来,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开行的首列冷链专列,由通道的运营平台——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承运。

10月26日上午,中新互联互通陆海通道首列冷链专列,由广西北部湾防城港开出。当天,本列冷链专列完成装载后,即从广西北部湾港以“点对点”模式开出,最终仅用以往普货列车1/3的时间抵达园区。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货品新鲜度,冷链专列上配备了8个BX1K型纯电制冷箱和17个油电混合制冷箱。在如此庞大的冷链载力加持下,16箱去骨牛肉、2箱虾肉、1箱猪皮和6箱火龙果不远千里抵达重庆,目前已完成检验检疫,将直接进入市场,主供主城及周边地区销售。

南向通道公司董事长王渝培表示,作为公司涉入特种运输的最新尝试,本次运输的产品挑选了北部湾港从越南等地进口的主流冰鲜。它们在重庆本地消费旺盛,能够形成源源不绝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加之西部物流园的冷链冻库即将完工,本身也有条件成为冷链产品集散分拨的中转场所,可以说,这又是一次在跨境通道运营中兼具平台化和市场化的成功运作。

记者打探到,该趟班列初期计划每月开行上下行各一列,后续根据货源需求逐步增加开行频次。在王渝培看来,冷链专列向常态化发展,将引导陆海新通道上下行班列进一步平衡,实现双向外贸货源的互通有无。一旦运营成熟,优质水果、水产和畜肉等东盟优势大宗产品,将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入中国内陆市场,不仅进一步丰富运营平台多式联运服务的范畴,促进东盟和中国西部特色农产品、海鲜产品的南北对流,大幅调动东盟国家参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还凸显出重庆中新合作运营中心的地位,使重庆在中国与东盟的新一轮双边合作中发挥更强势的支点作用。

截止目前,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已开行405班铁海联运班列,其中上行186班,下行219班,到发箱量超2万个标箱,货源辐射65个国家,129个港口。南向通道公司已与60余家货代公司及长江主流的支线承运人签订合作协议,并于新加坡、越南和香港等地设有国际货物中转库。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