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分析】PMI“暖意”难改A股市场“寒心”
PMI总体继续“回暖”
“从11月PMI指数来看,已回升至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再次确认了制造业的回暖格局。”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曾宪钊说,从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增速继续加快,开工率持续上升。
新订单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来自客户的产品订货量有所增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虽然位于临界点以下,但该指数已连续3个月呈回升走势,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持续减少,但降幅连续收窄,“去库存”压力下降。
“从前几天汇丰公布的11月PMI来看,也作了同向反应。”曾宪钊告诉记者,从他们跟踪的煤炭、电力行业的一些数据来看,也是反弹的。
不过,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另有看法。他认为,虽然11月PMI继续回升,但目前我国经济尚处于“弱复苏”阶段。其理由有四:其一,11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表明上游行业销售困难,只好“以价换量”;其二,11月份的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持续减少,其背后是企业的开工率下降;其三,11月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了市场需求增长趋稳;其四,在大、中型企业的PMI继续回升的同时,小型企业PMI却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位于荣枯线以下。
重回“2时代”有点难
曾宪钊认为,目前市场压力来自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供求关系失衡。新三板、OTC市场扩容将提速,国债期货即将推出,这些都将分流资金;其二,转融券放开的预期,增加了市场对做空的担心;其三,现在大盘指数虽然已经降到了2000点下方,但一些个股价格还高于2008年的水平,估值压力仍较大;其四,一些利空传闻被市场放大。如上周四的券商股就仅仅因为“公募基金要求券商降雇”的传闻而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在本周举行,对政策的预期将主导本周市场走势。”曾宪钊说,他估计不会在政策方面有太大的变化,估计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仍然为7.5%左右,将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加重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在人民币升值还有压力的情况下,不会改变汇率形成制度,以避免境外资金大进大出;现在物价指数处于低位,明年会有所上升,因此,利率不会再降低,存准率也不会大动。
曾宪钊说,从上周的市场表现来看,沪指跌破2000点关口后未能再度收复,且成交再现地量,这表明市场对后市预期不乐观,市场需要一个修正期。要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和公布了1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后,市场才能确定突破方向。
沈正阳也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仍将“稳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仍将对财政政策定调为“积极”,对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具体来说,存准率有可能下调,但利率会维持现状,因为明年的物价指数会往上走。”
沈正阳预计,本周市场将展开2000点“争夺战”,其结果仍然难以回到“2时代”。
资产保值是“底线”
对于目前的机会,曾宪钊说,可以城镇化建设为主线,逢低吸纳一些与城镇化主线相关的股票,如房地产、建材等股票。不过,沈正阳认为,从总体来看,目前股市的机会不多,市场热点持续性太差,对于一般投资者还是以观望为宜。“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回到"1时代"后,资产安全性成为投资的首要目标,而货币基金日益表现出"存款替代"功能。投资者不要把眼睛只盯住股票不放。”国金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剑辉指出,现在正值年末,银行存贷比考核大限将至,而企业或个人的用钱需求在这个时候也最为旺盛,导致短期资金借贷成本上升,从而有望进一步推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投资者现在就可提前布局优质货币基金,坐享年末高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87只可比货币基金(A、B分开统计)年初以来收益率亦达到3.32%。“当然,挑选强者恒强的基金或许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张剑辉举例说,如华夏现金增利基金三年以来每年持续跑赢市场平均水平,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1/4,今年以来收益率达3.78%,年化收益率4.22%,是货币市场基金中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