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观点:对2013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观点
发布时间: 2013-02-04 10:11:3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份与12月份制造业PMI数据环比情况
PMI 50.4 50.6 下降
生产指数 51.3 52 下降
新订单指数 51.6 51.2 上升
新出口订单指数 48.5 50 下降
积压订单指数 44.4 45.9 下降
产成品库存指数 47.4 49.4 下降
采购量指数 53.2 52.1 上升
进口指数 49.1 49 上升
购进价格指数 57.2 53.3 上升
原材料库存指数 50.1 47.3 上升
从业人员指数 47.8 49 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50.0 48.8 上升
对1月份发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数据,综合网上内容,国外媒体观点如下: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1月份制造业PMI低于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0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51.0。虽然中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反弹,但PMI下降可能再度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动能的担忧。不过,1月份PMI可能反映出中国农历新年相关的季节性因素。
美国彭博社报道则称,这一数据“令人意外”,显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还未获得动力。数据显示,中国12月银行贷款数据也有所下降,而在经历2年的经济放缓之后,这份报告也许会增加市场对于中国维持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复苏势头存在困难的担忧。
事情看起来不太稳固,”IHS Global Insight的经济学家任先芳和阿利斯泰尔•桑顿在一项,市场观察报告调查中指出。“经济尚未生成自我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时候需要把经济复苏建立在合适的基础上。”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该结果标志着非制造业PMI连续第四个月走高,是中国经济近来的又一反弹迹象,还可能提振市场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前景的信心。
彭博社指出,随着中国政府更多瞄准可持续性增长,非制造业的发展或许有助于中国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路透社则认为,节日效应带动消费性服务业快速上升,推动中国1月官方非制造业PM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但本月价格指数涨幅明显,需警惕成本推动形成的涨价压力。丁爽也认为,通胀预期正在增强,政策也许会从宽松转向更加中和的角度。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同意见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