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强劲回升 经济向好基础牢固
PMI在经历了-2月份持续小幅回落态势之后,3月PMI指数强劲回升。做为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PMI逆转前两月的回落态势,达到50.9%,说明中国经济向好的基础进一步牢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五顶主要分类指数中,4升1降。
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制造业PMI指数的走势向来被当做经济的晴雨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该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说明稳增长措施已经见到实效,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重新回到增长的态势。
前两个月,PMI曾一度出现过回落,但这有一定的客观上的原因。1~2月份是中国制造业传统淡季,而且又恰逢春节因素,PMI出现回落在情理之中。而随着节日因素消失,PMI重回增长态势则说明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从3月份PMI的5个分顶数据来看,新订单指数、 生产指数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均出现大幅回升,并全部在荣枯线之上。分别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反映市场需求状况,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并在荣枯线之上,尤其是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以上,说明制造业产品在经历了前两个月萎缩之后,市场需求重新复苏,出口量由降转升。生产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的回升,也印证了订单转暧的可信性。
原材料库存指数是五个主要分顶指标中唯一下降的,本月为47.5%,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能源价格、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回落所致。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正好为国内制造业成本下降带来益处。不过,原材料库存指数下跌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一直以来就有“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之说,本次中国经济回暧并未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步回升,虽然这其中有欧美经济复苏不确定的原因,但也有对中国需求持续性增长的质疑。
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中国能够保持独立高速增长实属不易。3月份PMI强劲回升,说明中国制造业扩张的态势依旧,也说明自己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