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2016年4月PMI
九州证券邓海清评4月PMI:经济复苏在持续 坚定看好健康牛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核心观点如下:
1、对于4月PMI及各分项指标,决不能仅仅与3月PMI相比、鲁莽得出经济重新下滑的结论;放到更长的时间序列中可以看到,4月PMI及多数分项指标仍然是数个月以来的次高值,表明经济复苏仍在持续。
2、历史上的滞胀只有四种类型:1970年代的石油供给冲击型、中国民国时期的国家动乱型、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崩盘型、2014年日本税制改革型,没有一次滞胀的原因是货币超发。
3、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货币超发的结果是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因为只有金融资产才能保值升值,没有最终需求的情况下购买实物资产只会导致“烂在手里”。本轮大宗商品回暖是最终需求回升和供给收缩,而不是货币超发直接导致。
4、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货币超发能够直接导致通胀,货币超发传导通胀的过程中,必经的一环是经济回暖、最终需求上升;这一环可能与货币超发有关,但货币超发同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通胀,不存在所谓“跳过复苏和过热直接到滞胀”的可能性。同时看空经济和看多通胀是自相矛盾的。
5、整体而言,除非政策层出现重大失误,否则经济回升仍将持续;且前期回升力度越小,回升的可持续性将越强。对于2016年,我们仍然坚持房地产投资和宽财政带来经济回暖,“周期归来”是本轮经济回暖的关键,2016年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
6、对于金融市场,基于基本面回升的逻辑,长期看空债券市场,长期看多大宗商品,坚定看好基本面驱动的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
民生固收点评PMI: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新浪财经讯 5月1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4月官方制造业PMI50.1,前值50.2,连续两月在荣枯线以上。民生固收点评称,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后续有望转向为主动补库存。从历史数据看,主动补库存周期期间收益率上行幅度均不小,维持对债市谨慎的观点。
具体如下:
【民生固收】评2016年4月PMI数据
①4月PMI环比回落0.1%,分项数据看,需求——生产——采购均有所回落,但企业库存去化彻底,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仍较4月扩张,30城市房地产销售在房地产调控后,4月房地产销售面积仍保持90%以上的超预期增长,预计后续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不弱,低库存形成良好的主动补库存空间,经济企稳的趋势仍未完结。
②内外需同时回落。新订单回落0.4%至51%,但主因为季节性回落,前期地产疯涨,PPP和专项建设基金发力,稳增长政策仍将逐渐传递到需求层面。新出口订单回落0.1%,短期因人民币汇率企稳和海外增长不确定性,出口有所回落。
③需求改回落推动生产和采购,生产指数回落0.1个百分点,采购、进口分别下降1.6、0.6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升2.3个百分点。尽管生产采购数据短期回落,但回落原因主因为3月基数高所致,微观调研的情况显示企业生产和原料采购意愿积极性仍强。产成品库存和原料库存双双下行,企业预期谨慎,仍未开启再库存策略,但历史低位的库存叠加不弱的需求,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后续有望转向为主动补库存。
④债市观点:整体来看,房地产销售由一线和部分二线向二线和部分三线扩散,销售好转带动房地产投资企稳,基建发力,需求继续向好,库存周期从被动去库存有望转向主动补库存。从历史数据看,主动补库存周期期间收益率上行幅度均不小,维持对债市谨慎的观点。
- 上一篇: 姚景源:要把稳增长和调结构辩证的结合起来
- 上一篇:专家解读:2016年4月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