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2019年7月PMI
华泰宏观:7月PMI维持收缩区间 政策仍具定力
7月PMI维持收缩区间
7月中采制造业PMI相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7%,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数据改善主因大企业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指数均下行。7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回升0.8和0.2个百分点至52.1%和49.8%。PMI持续低位与经济下行压力一致,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同样持续3个月在50%以下,后续经济动能仍然疲弱。我们认为6月49.4%的PMI数值可能是阶段性低位,下半年较难突破新低,但是后续在50%以上趋势性上行的可能性也较低。
内需下行压力大于外需
7月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4%和46.9%,其中出口订单改善幅度强于新订单指数,意味着内需压力相较外需更大。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基建、地产需求仍有一定支撑,但政策着重供给侧,内需无大幅复苏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回落压力加大,且贸易谈判局势仍不明朗,预计外需是逐渐走弱的过程。
价格指数环比改善,库存周期维持筑底
7月PMI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1.5和1.7至46.9%和50.7%,属于季节性回升,后续PPI走势仍看供给侧政策是否出现边际变化。7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48%,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1.1至47%,库存周期仍在筑底阶段,符合我们此前判断的目前库存周期尚无明确回升动力,库存走势与PPI关系密切,后续PPI随着翘尾因素主导四季度回升概率大,库存也可能随之上行。
关注年中就业压力
7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0.2和0.5至47.1%和48.7%,虽有改善,但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我们提示关注7月毕业季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失业风险。今年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可能成为触发逆周期政策底线。
资产波动性加大仍将是主要特点
PMI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延续供给侧逻辑,预计短期难有强需求侧逆周期政策,且需关注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冲击可能带来的信用收缩风险。贸易摩擦虽阶段性缓和,后续仍存不确定性。多重风险因素下,我们认为资产走势仍将呈现强波动性。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灵活适度,短期难有降息操作,但贸易摩擦缓和可能利好人民币阶段性升值,利好股市行情,中长期逻辑我们仍坚定看好汇率升值逻辑,资本回流带来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的价值重估。
中泰宏观:分化加剧、库存下行
杨畅:分化加剧、库存下行——7月制造业PMI数据点评及政策含义
事件:2019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仍在收缩区间。除原材料库存外,其余四个合成指数拉动PMI,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2.1、49.8、47.1,分别较上月回升0.8个、0.2个、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50.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拖累PMI指数。
点评:
【1】企业分化加剧。7月大型企业为50.7,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符合历史规律,大企业仅在2012年8月、2015年8月、2016年2月三次单月落至线下,下月即回升至线上。中小企业收缩加剧,中型企业为48.7,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为48.2,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2】外需压力减轻、内需小幅放缓。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9、47.4,均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回升表明出口压力小幅减轻。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的差值为2.9,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表明需求总量回落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外需出现小幅回升,内需略有回落。
【3】企业盈利承压。7月原材料购进价格为50.7,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指向6月PPI环比回升。但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的差值3.8,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盈利仍然承压。
【4】库存下行。7月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在手订单为48.0、47.1、44.7,其中原材料库存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与在手订单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收缩速度略有放缓。产成品库存47.0,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表明产成品去化速度加快,产成品库存积压状况进一步缓解。
【5】高技术行业和消费仍在扩张区间。烟草、造纸印刷、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位于51.0以上。纺织、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制造业PMI在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回落。
- 上一篇:专家解读:2019年7月PMI
- 上一篇:机构解读:2019年6月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