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PMI指数 > 制造业PMI > 正文

中国PMI显示:我国外贸出口形势稳步回升 未来出口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

发布时间: 2010-06-07 16:46:30   作者:高伟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中国PMI显示:我国外贸出口形势稳步回升 
                        未来出口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当前,全球经济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又蒙阴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路程更显曲折。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犹如一颗东方明珠在不断地闪耀着光芒。整体经济正在稳步向前挺进。特别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今年以来恢复增长较快。5月份,我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8%。该指数增幅与上月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外贸出口持续上升的趋势未改,外贸出口形势在持续好转。但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在增大,风险在加剧。未来我国出口市场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从2010年前5月个PMI指数变化情况看,出口订单指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外贸市场在稳健地恢复。从指数水平上看,今年前5个月,出口订单指数均值为53.3%。基本处在稳定增长区间,且远高于2009年同期的44.8%,但低于2008年同期1个百分点。说明当前我国出口形势恢复增长态势良好。从指数变化趋势上看,自去年7月份起至今,除今年2月份因春节因素出口指数(50.3%)较低外,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11个月站在52%以上,且今年3、4月份指数回升加快,两月指数均为54.5%。5月份,出口指数虽有回调,但仍保持在53%以上的增长。显示出我国外贸出口拉动整体经济增长作用的在增强。
        2、重点出口行业在日趋好转。从20个行业来看,各行业出口状况正在不断向好。一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的行业在逐渐减少。5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低于50%的为4个行业;而今年2至4月份处在临界点以下的行业分别为10个、8个和5个。说明目前在制造业中,各行业恢复增长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二是重点出口行业正在日趋复苏。如机械装备行业、轻纺工业出口回升态势明显。特别是近几个月来,像通用设备、通信设备、专用设备、纺织品、金属制品等行业的出口订单指数均保持在较高位。这些行业均是我国传统外贸出口结构中的重点出口行业。这些行业出口贸易的启动,不仅对于行业自身摆脱前期困境,而且为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增添助力。
         3、产品出口类型发生变化。从分类型看,今年前5月份,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这三类型出口指数均在52%以上,生产用制成品达到58%。而原材料与能源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只有49.3%;且5月份,原材料与能源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到临界点以下。即表明出口出现负增长。而原材料和能源类产品过去在我国出口市场中是大进大出的主要产品类型。目前的数据表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原材料行业尚未完全摆脱外部市场的不利环境,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和升级,原材料出口贸易的恢复仍面临着来自内外部市场、自身的产品结构、产品附加值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的严峻考验。
        从当前我国出口实际状况看,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呈现逐步趋好的格局。
        从总规模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平稳增长。自去年7月份,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之后各月保持稳步增长。8至11月份,出口总规模稳定在1053至1136亿美元之间。12月份,出口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总额升至1307.3亿美元,同比增幅也由负转正。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规模基本稳定。元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1094.75亿美元;2月份略低为945.2亿美元;3、4月份稳定回升,两月外贸出口额分别为1121.1和1199.2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恢复,表明世界经济形势正在逐步缓慢地走向复苏。5月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59.7%。且是连续十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连续5个月保持在56%以上的高位区间。同时美国服务业也在逐步恢复。非制造业指数连续三个月维持在55.4%的相同指数水平。美国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对美国GDP贡献率占70%以上的美国服务业的增长,对于带动我国产品出口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从产品结构看,传统重点产品仍是出口的主力军。今年前4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60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机电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高达59.7%。同时,纺织制品出口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其增长幅度高于服装等其他传统出口产品。实体经济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与PMI行业指数反映的变化趋势基本趋于相近。
上述数据变化说明,当前在我国出口结构中,传统的贸易方式和产品优势仍占据主导地位。像机电产品中的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以及纺织、服装、轻工等产品的出口,基本上是以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和产品的价格呈现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着竞争力。而这种贸易方式和产品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加大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以及生产和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是我国制造和出口企业转型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贸易伙伴看,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正在日益频繁。今年前4月,欧盟和美国仍是我国出口市场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其比重在下降。而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出口正在不断扩大。前4个月,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外贸出口分别为1377.75亿美元和1071.79亿美元,但对两国的出口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和1.8个百分点。对东盟的出口额为548.4亿美元,其占比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对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的出口比重也在逐步加大。出口比重同比分别上升0.3、0.1和0.8个百分点。
        我国与东盟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贸易比重的不断加大,主要得益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自今年1月份我国与东盟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且贸易区内实行“零关税”。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不断增长。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看,尽管目前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还处在逆差,但对于应对和防范来自其他方面的外部冲击以及中国经济自身的长远发展都将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较好的复苏性增长。但从目前PMI指数变化来看,指数走势还不够稳定。如5月份制造业出口订单指数增幅有所回调。非制造业的出口订单指数本月回落的幅度较大,增幅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表明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复苏的路途并非平坦。后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似乎随时可泛起波澜。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尚不稳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使股市、期市、大宗商品等市场产生剧烈震荡,意味着世界经济仍处在脆弱状态。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和范围的扩大、部分国家政局的动荡、武力冲突等不稳定因素频发都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坎坷,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抑制作用。
        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看,各国经济复苏增长状况不尽相同。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率先加息。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发展也呈现向好。未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在外部环境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外贸出口市场的增幅有可能会减弱,但全年总体呈现恢复性正增长仍是可期的。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