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信息 > 汽车行业动态 > 正文

合资不会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主流

发布时间: 2018-04-20 08:55: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合资车企,放开合资股比限制

自1984年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公司成立,大众牵手上汽、一汽,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开创了“一女二嫁”的先河;继之,雪铁龙与东风建立神龙公司;此后,通用、丰田、本田、日产、福特、现代、起亚、雷诺等,稍具规模的跨国汽车公司,无不在中国找到了心仪的合资伙伴,同时凡有造车资质的中国企业也与一个、两个乃至三个四个跨国公司合资,一时间,汽车合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涌现。

三十多年来,在中国似乎干汽车就一定要合资,中国汽车就这样在合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脚步从未停歇。

不可否认,合资对推动中国汽车业的狂飙发展功不可没,合资企业不仅给中国市场提供了数以亿计的汽车产品,使中国人由自行车时代一步跨入汽车时代,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更为中国发展自主汽车产业带来了与世界同步的先进造车技术,为中国汽车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设计和销售人才,“市场换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由于中国政府对合资产品国产化的强制性要求,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业也获得了大发展。这一切使得中国具备了由汽车制造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基本条件。一定意义上讲,不走合资道路,就没有中国汽车业今天的大发展。

当然,钱币总是有两个面,合资对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束缚也不可小觑。三十多年来,合资品牌占领中国汽车市场的同时,大大吊高了中国消费者的胃口,使中国自主品牌起步就面临与世界水平竞争,因为跨国公司拿到合资公生产的车型都是市场上的成熟产品,加之品牌上的差距,自主品牌企业没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同样的产品市场售价起码比合资产品低两成。反过来,盈利能力低又制约了企业的技术提升,如此恶性循环,自主品牌企业只能像巨石下的小草,顽强成长。

鉴于合资企业已经遍地开花,几乎没有再供合资的资源,几年前,有人一度提出“后合资时代”概念,但实际上合资只是步伐减慢,合资企业从内容到形式没有任何变化,不能说明一个时代的结束。

近几年来,国家为扶持新能源汽车,规定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不再受“外企合资不能超过两家”的限制。合资的限制又一次放宽,于是就有了江淮大众、福特众泰这种类型的合资企业。而这一时期最大的亮点是自主品牌企业的崛起,涌现出像吉利、传祺、长城等一批强势自主企业,他们不断推出明星车型,不仅销量与合资品牌不分高下,品质也难分伯仲,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逐渐缩小、模糊和淡化。从这种意义上讲,可以称作“后合资时代”。

随着自品牌的由弱变强,与合资产品品牌形象的差距在消费者心中将越来越淡化,合资品牌与生俱来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品牌影响力也将越来越衰弱,中国的管理者总有一天会觉醒,认识到不能把最宝贵的市场资源永远拱手让人。

我们曾无数次说过,发展汽车产业,现在资金、技术、人才都已经不是问题,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市场,我们不能永远没完没了地搞合资,自己能干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干。中国的C919大飞机,从2012年真正起步,短短几年就发展地这么好。汽车产业发展三十多年依旧缓慢前行,原因就是太依赖合资,有了“洋拐棍”就不想丢。

就在昨天,国家发改委宣布通过5年过渡期全面放开汽车合资限制,这是因为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壮大,不再惧怕与外资企业平等竞争了,并通过竞争使自主品牌企业更健康地成长,绝不意味鼓励合资,把合资的路永远走下去。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