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信息 > 汽车分析 > 正文

斯巴鲁为何不推出豪华品牌?

发布时间: 2018-10-10 08:51:50   作者: 网易汽车   来源: 本站原创  

许多人钟爱斯巴鲁,而且这个人群基数还在不断扩大。2017年,斯巴鲁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647956辆,较2016年的615132辆略有增长。2008年,斯巴鲁的美国销量仅有187699辆;2012年销量便达到了513693辆。从销量数据来看,斯巴鲁在美国是越来越受欢迎。相对而言,这是一个小众的品牌,但是它却在不断增长之中。而且,从客户忠诚度以及征服销售(conquest sales)方面来看,斯巴鲁是排名非常靠前的品牌之一。从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其他品牌每损失一位客户,斯巴鲁便从其中获得3.5位客户。

最近,Autoblog一名读者写信询问,为何斯巴鲁没有豪华品牌。而读到这封信件时,不少想法便会涌上心头,作为行业内部人士,新想法与旧数据都会交织在一起。那么,为何斯巴鲁没有自己的豪华品牌呢?

斯巴鲁销量

当然初始判断便是:对斯巴鲁而言,豪华品牌现在还没有意义。斯巴鲁继续为另一个品牌背书,现在的斯巴鲁规模尚小。斯巴鲁旗下较高规格的产品,即斯巴鲁Ascents或许是品牌目前的天花板。如果斯巴鲁Ascents的销量可以一直保持旺盛,那么斯巴鲁或可以向现代汽车拆分捷恩斯(Genesis)品牌那样,进军豪华车市场(当然,也可以采取等等看的做法)。考虑到车型的经济型外观,一个豪华品牌的加入可能会稀释斯巴鲁主流产品的价值。

除非,如果斯巴鲁豪华品牌走电动化道路呢?

斯巴鲁是一家相当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的车企。斯巴鲁工厂以零垃圾填埋场著称,而且斯巴鲁自身以及与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了数不清的环保行动。热心公益、环保与自然,这其实是斯巴鲁客户群相当一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同理念。因此,斯巴鲁的车型在美国丹佛、波特兰以及伯灵顿等城市大行其道,外界也不应该感到意外。

现在,斯巴鲁还没有推出任何插电混动车型,但是公司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对于新车的名称,截止到目前,我们可以预测还将使用斯巴鲁的名字。那么,如果斯巴鲁给予即将到来的插电混动版Crosstrek豪华车的待遇,以及新品牌的名称呢?(Pleiades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名称。在西方,金牛座六颗星星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该星团被称为Pleiades;在中国则被称为昴星团)。

当然,斯巴鲁很好的维护了客户关系,但如果感兴趣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斯巴鲁的产能呢?至少他们现在可以选择Ascent,但是,到底有多少车主愿意转移到斯巴鲁的豪华品牌上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得而知。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全电动以及插电混动版车型要昂贵的多。那些愿意为豪车付款的消费者有能力为全电动汽车以及插电混动车型支付更多的费用。不过,斯巴鲁的全电动汽车以及混动汽车还在规划之中。

另外,对于斯巴鲁为何不退出豪华品牌,Autoblog其他编辑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总编Greg Migliore表示:“市场营销成本以及新增产品将会稀释整个品牌。我认为,斯巴鲁本身已经足够强大,而不是再走现代-捷恩斯的老路。”

高级编辑Alex Kierstein表示:“我同意Greg的说法。现在斯巴鲁做的已经足够好了(能生产的都已经被卖光了)。斯巴鲁没有必要承担一个豪华品牌的风险或成本。即便是丰田在发布雷克萨斯之前,也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测试。我认为,现在斯巴鲁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打造一款令人信服的豪华品牌。”

《消费者》编辑Jeremy Korzeniewski表示:“斯巴鲁电动化的想法非常有意思,但很有可能,对斯巴鲁这样的品牌来讲,成本太高。考虑到目前斯巴鲁现有核心产品的表现以及公司的上行趋势,我不认为斯巴鲁的客户们会需要一个豪华品牌。”

副主编Joel Stocksdale表示:“如果斯巴鲁推出豪华品牌,我认为斯巴鲁失去的可能会比得到的要多。如果斯巴鲁想进入高端市场,那么我认为为其畅销车型推出高配版将是更好的方式。现在,通过一系列节油的跨界车,斯巴鲁正处于市场甜点之中。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简单做出调整、适应,不要自找新增品牌的麻烦。”

综上所述,考虑到多位行业人士的观点,或许恰如开篇所言:斯巴鲁不需要豪华品牌。斯巴鲁的客户关系已经非常牢固,而对于核心用户,斯巴鲁还将继续提供更清洁环保的产品,而没有必要自找麻烦、新增品牌、稀释自我形象。而且,对于忠实用户们,斯巴鲁还将会对他们提供电动产品的折扣,而不是吊足老用户的胃口,用新产品来吸引新一批豪车买家。

可以说,斯巴鲁现在的表现已经非常棒了。粉丝与车主也满心期待斯巴鲁的混动车型,而且,他们依旧盼望斯巴鲁能够保持原汁原味,依旧是那个他们所了解、所喜欢的品牌。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