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 > 现代物流 > 正文

人大代表吁畅通“最初一公里” 加速农产品“触网”

发布时间: 2016-03-16 09:22:05   作者:刘相琳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刘相琳)“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是农村电商发展的软肋,发展农村电商扶贫,亟需突破农村物流和互联网基础建设滞后的现状。”15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呼吁。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农村电商人才不足、物流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依然让农村电商发展之路步履蹒跚。

  谢德林调查发现,目前,全国90%以上的农村家庭没有通光纤网络。全国电子商务网站中,涉农网站占比小,缺少可为农村电商服务的综合性大型数据库。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交通条件差,多数区县没有大型货车停车场、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和仓储基地,农产品专用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体系薄弱。

  为此,谢德林建议,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农村”,逐步推进光纤网络“户户通”,并在农村便民服务中心、龙头企业做到WiFi网络全覆盖,为农产品“触网”建立良好的硬环境。

  在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上,谢德林认为,可以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开展多媒体信息化服务,鼓励和帮助农业主体、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转业转岗农民开展电商创业,提高广大农业人员的信息能力。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农产品物流服务系统,建立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互联互通,以及公、铁、水联动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县级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分拣中心以及物流仓储设施建设,优化重组传统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物流行业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民发展电商脱贫致富,最突出的问题是,边远高山地区农产品质量好、生态环保,但“养在深闺人未识”。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通过电商的物流中心,再小、再少的产品都可在网上销售,拓宽了偏远山区的扶贫渠道。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