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物流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2年国内拆船市场综述

发布时间: 2013-02-01 10:14:4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2012年,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造船市场继续萎缩,航运市场运力过剩,船舶报废数量持续增加,国内拆船数量连续4年高位运行。与往年不同,2012年受国内钢铁产业过剩及废钢价格大幅下跌、废船拆解物资大量积压等因素影响,国内拆船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总体呈亏损状态。
   据统计,2012年国内拆解废钢船数量稳步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8 %,成交数量仅次于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贸易额约60亿元人民币。
   2012年国内拆船行业运行呈六大特征:
   1.船龄趋小 吨位趋大
   拆解的船舶呈现平均船龄趋小的特征,如集装箱船从29.5年降至25.7年;油船降至20.7年;拆解的散货船更是如此,全年拆解“90后”建造的散货船就有18艘,其中某散货船的运营年限仅为15年。
   拆解废钢船的单船吨位较大,也是2012年的特点。全年拆解2万轻吨以上废钢船15艘,同比增长10%。其中,最大的废钢船超过3.3万轻吨。
   2.废船价格首尾翘涨
   2012年,月平均成交废钢船价格,前5个月均在每轻吨在400美元以上,9月份最低,为每轻吨317美元,12月份回升至每轻吨370美元以上,总体呈现年中较低,年初、年末较高的态势。另据测算,2012年度成交废钢船平均价格379.6美元/轻吨,比上一年下降14.6%。
   3.拆解散货船居多
   据统计,全年成交并拆解散货船数量占所有船型的82.3%。比2011年增加10个百分点。
   4.废船拆解流向集中
   全年废钢船成交并拆解数量前8位的企业均集中在长江下游和珠江流域,其成交拆解数量约占总量的89%,其中前3位拆船企业成交拆解量占总量的七成。
   5.国内废船拆解数量明显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成交并拆解国内报废船舶(未含长江流域小型报废船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5倍。
   6.拆解物资积压严重 行业亏损明显
   废船交易活跃的2012年,并没有给国内拆船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反而出现买船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国内会员拆船企业2012年2、3季度库存拆解废船物资有60万吨,资金占用巨大(约18亿元人民币)。绝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多至上亿元。
   总之,2012年在国内废钢市场低迷,企业经济效益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拆船企业克服困难,拆解循环利用了大量废船资源,为国家加快老旧船舶淘汰、促进船业调整振兴和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拆船行业的发展,已逐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