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物流业务规模增势有所减缓
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兰物流基地,他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我国物流业经过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存在“小、散、乱、差”等现象,如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值得考虑。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今日(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数据显示,11月LPI为53.0%,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都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物流业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但增势有所减缓。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11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转升为降、业务总量指数和设备利用率指数有所回落,但都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区间,反映出物流业务规模增势有所减缓,呈现高位趋稳的基本态势。平均库存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双双回升,表明经济消费活动仍然较为活跃。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略有回落,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将延续趋稳走势。
其实,物流费用过高一直都是我国物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公布的数据,1-10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7.9万亿元,同比增长9.2%。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认为是两大原因导致中国物流费用过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煤炭、矿石等物资运量多,运输成本高、结构不合理,协同性不高,推高费用;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够,影响效率。他表示,中国是物流大国,但远不是物流强国,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任重道远。翁孟勇介绍,未来中国交通运输部门将在五个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加快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运输无缝衔接;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面向民生的物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联盟发展等。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从后期走势看,由于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所回落,分别回落0.6和0.1个百分点,回落至52.2%和54.8%,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将延续高位趋稳的基本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