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物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主要目标

发布时间: 2016-02-24 13:43:54   作者:中国公路网   来源: 中国公路网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通过五年的时间,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强省地位基本确立,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交通优势形成的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全省GDP贡献率保持在3.3%以上,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一)举全行业之力坚决打赢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战。2016年,圆满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所有新增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安置试点村全部建成对外联通道路;重点实施兰考、滑县交通运输扶贫工程,助推兰考、滑县脱贫。2018年,确保6000个贫困村至少拥有一条安全通畅的出口路,支持所有省定贫困县脱贫。2019年,所有县城至少拥有一个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通路、通邮、通班车,为全省贫困县脱贫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撑。
        (二)能力充分、结构合理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高速公路投资1000亿元,新增1000公里,总里程达到7300公里,形成完善的内联外通高速公路网。普通干线公路投资600亿元,新改建干线公路5000公里,大中修6000公里,形成以二级公路为主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投资50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4万公里,改造危桥16万延米,实现“乡村通畅”,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内河水运投资65亿元,建设航道280公里,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825公里,启动唐白河航运工程建设,形成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四条“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运输场站投资80亿元,建成20个以上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实现所有机场、高铁站有二级以上客运站对接。支持保障系统投资60亿元。
        (三)衔接顺畅、多样便捷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强劲。多样化、个性化的客运服务有效提升公众出行满意率;市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省辖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一体化的城乡客运试点经验全省推广,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班车,城乡群众出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货运市场更具活力、更加集约,水路运输运能大、能耗低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物流网络逐步健全,城乡配送协调发展。
        (四)信息引领、循环低碳的智慧绿色发展成效更加突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治超“四级联网”、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公众出行信息实现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多渠道查询;货运物流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以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换率达到7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全面实现;高速公路ETC收费站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和工作着力点贯穿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工程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的生态工程技术全面推广;建成一批绿色交通运输示范城市、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新增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比例提高到75%。
        (五)规范运行、管理高效的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更加彰显。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建立。队伍能力素质普遍提高。通过改革,破解交通运输发展的顽疾和瓶颈成效显著。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执法责任制、服务型执法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法治监督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交通运输法治部门基本建成。安全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价值理念,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升,交通应急救援保障网络基本完备,道路运输责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较“十二五”期明显下降,水上一般等级以上实现零事故。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