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物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货运O2O浪潮过后:货运APP到底是金子还是鸡肋?

发布时间: 2016-09-19 15:07:39   作者:中国大物流网   来源: 中国大物流网  
      两年前,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货运O2O概念突然蹿红,随之而来的“车货匹配”、“同城配送”等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无数互联网英雄为之混战厮杀,资本大佬为之倾囊而出,传统物流巨头也为之跃跃欲试……原本沉寂的物流行业在“互联网”春风的吹拂下一夜间含苞待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各种类型、功能不一的物流信息平台达上百个之多。那么,如此之多的货运APP其发展之路到底怎样呢?

  被热炒的货运APP

  据交通部运输司最新数据显示,物流行业有700多万户小微物流公司和2000多万货运司机,由于信息不对称,每年有高达600多亿的信息费支出,并且车辆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回程空放严重。“欧美国家货车司机平均每天行驶里程在1000公里左右,而中国的货车司机只有300公里。”大量时间浪费在等货、配货上,过高的物流空载率对中国3000万货车司机来说,是心中无法言说的伤痛。目前充斥市场的200多款货运APP的涌现似乎为国内这一物流顽疾开出一味良药。与此同时,货运APP之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公路物流运输在车货匹配发展之路上迈出了拥抱互联网的第一步,但从当前现状来看,这一步走得显然有点乱象丛生。 

  2014年以来热度不减的货运APP从其构建主体来看就有着繁复的背景与出处。不难看出,无论是车企还是物流园区或者网络公司都针对货运市场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的矛盾用尽全力出招。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货运APP来看,一类是由车企依托运输车辆推出,陕汽的车轮滚滚,东风汽车推出的快召货车是较为典型案例;另一类是物流园区方推出的车货匹配软件,这类APP主要依托园区资源优势将线下信息优化转移到网络,典型代表为传化的易配货、林安的我要物流、天地汇整合物流园区推出的i配货等;还有一类是由快递物流公司打通线上线下推出货运APP,汇通天下发布的G7货运人等;此外,由网络科技公司推出的货运APP,比如货车帮、运满满、好多车等。

  那么,在国内公路物流领域货运APP缘何被一再热炒?理论上来说,通过网络快速有效对接传统意义上的空车与货源的匹配是货运APP最具吸引力的一点。罗计物流CEO宋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司机和货主的体验看,应该从四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体验:借助移动互联网提高了供需信息匹配的效率;绕过信息“黄牛”从而降低了司机的成本;提前定好返程运输的货物,因此降低了货车空驶率、也提高了司机的收入;通过软件的司机评价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保障机制。而这些也正是目前困扰整个物流产业链上的顽疾。

  遇冷终端的尴尬

  一路热炒的货运APP在终端推广应用中却一再遇冷。由不同构建主体推出的货运APP运营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有以车联网综合服务为重点,也有偏向于车货匹配,还有提出多维度货运匹配服务。虽然由构建主体来看,从互联网跨界者,到物流园区经营者,再到快递物流运输人、车企,不同的主体对货运APP具备带有各自特色的管理运营思路,但是目前市场上“看上去很美”的货运APP在实际应用中均收获遇冷终端的尴尬处境。

  货运app至今未能出现一款如滴滴、快的一样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软件有着多重原因。物流沙龙创始人潘永刚认为,这与货运行业的特质有关,出租车属于政府管控的行业,是用牌照制固化下来的市场,格局非常稳定,它的流程短且规范化,所以出现一种新的模式,可以迅速颠覆性抢占市场。对比而言,物流行业范畴广,市场格局分散程度非常高,再加上整个流程比较长,流程的规范化程度不够,而且传统的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对于这么庞大的行业来讲,app的发展需要非常漫长的培育周期。

  此外,包含货源信息真伪、支付信誉等安全问题是货运APP难以打开终端用户心扉的症结所在,这也说明“货运”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线上的信息对接,更需要解决随后的过程监控和预警,即有待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

   未来出路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是时下最具潜力、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技术,其便利与高效毋庸置疑。货运APP正是“互联网+物流”的探究性推广案例。

  如何推广?如何吸引更多车与货的资源?如何拥有主导市场的话语权?这是困扰市场上众多货运APP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实现车与货之间的真正匹配,绝不是实现一台车和一批货的匹配那么简单,但或许正是从一台车和一批货的匹配开始的。要赢得用户,吸引更多车货资源,拥有市场主导权,需要解决的不外乎诚信与支付体系两个层面。物流诚信,包括多个方面,从货源真实、车辆真实、交易确认。只有从这些环节保证真实有效的诚信度才能赢得用户的信赖并提升黏着度。在支付层面,应该说这是用户最根本的利益层面。目前的物流最为常见的支付交易有打卡、头付30%、尾结清,那么货运APP如何确保支付安全,选择线上交易还是线下交易是关键,究其根本,为终端用户提供一套合理安全可靠的支付交易体系才是王道。

  按照宋睿以及众多货运APP构建方的想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物流行业,让物流行业重新焕发活力,释放市场存量的货运APP显然是一场多方收益的非零和博弈。从车主到货源方再到整个物流行业、互联网行业,甚至对于货运APP自身都是一种优化和提升。

  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货运APP之路上,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在货运APP领域,一家独大基本上不大可能,未来市场或许会趋于细分化,至2020年,或将有部分货运APP从竞争中优胜略汰冒出来。这也许和快递公司曾经的发展状况有些相似,在无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快递物流公司中,最终形成顺丰、“四通一达”的快递物流合理并存局面。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