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 > 仓储 > 正文

智慧供应链三大刚需:数字化“运力、仓储、包装”

发布时间: 2018-07-19 08:53:13   作者:凤凰网商业   来源: 凤凰网商业  

摘要:在工业制造领域,运力、仓储及物流包装都是刚需,过去十年的数字化变革催生出了一大批在运力和仓储领域的优秀企业,如: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百世物流、德邦物流等,这些企业都是对传统的资源和模式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实现了数据透明化,起到了减本增效的作用。但作为智慧供应链三大刚需:数字化的“运力、仓储和包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当物流包装也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物流系统的社会化大智慧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可以这样说:物流包装的数字化即将成为智慧物流领域中又一重大机会。

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加工包装展览会(ProPak China 2018)于2018年7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箱箱共用”此次亮线包装展会,全面演绎“智慧物流”大背景下物联网+物流包装的创新模式和成果,为业界带来了物流包装最新科技,并引领行业最新风向!

 

(“箱箱共用”展会现场)

(“箱箱共用”大中华区营销总裁王金成接受CCTV“匠心”栏目组采访,就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发表观点)

 

早在今年5月份,“箱箱共用”与众多知名物流企业携数字化新技术一道参加世界级物流双年展。一方面,以京东物流和苏宁物流为代表的数字化无人仓展示,引发效率变革。另一方面,以传化智能和德邦物流为代表的企业,打造“数字化运营中心”,全面提升了企业运输链的综合效率和服务能力,可以说“运力、仓储”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有显著成果。

 

(“箱箱共用”、京东物流、苏宁物流、传化智联在2018物流双年展发布各自新技术)

 

“运力”数字化整合了“小、散、乱”,加快了商品流动效率

据数据显示,中国运输车辆超过2400万辆,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但长期以来,这个“庞大的系统”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管理零散、效率低下、成本趋高、信息不对称等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运输成本高企。目前国内运输成本趋高不下,除了公路通行费、油费、车辆维护费等直接因素外。同时由于缺乏车辆定位、运输线路优化和资源整合等信息技术手段,也是造成车辆运输成本高企重要间接因素。

第二,管理效率低。中国物流运输公司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和社会闲散资源为主,规模小,车辆分散和管理混乱。很多企业靠人工做调度,以人管人的方式去做管理,即使部分车辆已安装物联网硬件,但未能充分利用,同时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车辆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

第三,信息不对称。目前大多数物流公司由于缺乏车辆信息化管理,导致车辆很难在物流公司之间形成数字共享和对接,特别是无法与“四通一达”大型物流公司形成信息共享,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车辆利用率低下。

因此,为提升商品社会化流通效率和降低成本,只有通过数字化改造,各物流企业之间展开充分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提升运输链管理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等问题。如今,众多的大型物流企业已借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加快自身向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基于物联网+AI车辆物流数字化解决方案,逐步实现了管理可视化、透明化,大幅提升时效、成本管理水准和管理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运输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变得越来越成熟,行业各细分领域也已出现独角兽或上市企业。如在干线领域传化物流、德邦物流、菜鸟物流等企业,解决了大数量的城际运输问题。而同城领域有58速运、货拉拉、快狗速运等被称为城市“轻物流”,提供城市之间的物流配送服务。众包领域代表型企业有京东众包、达达快递、闪送等则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快递领域则有顺丰控股、四通一达(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百世汇通),这些企业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了高效管理和极致的用户体验。

“仓储”数字化迎合了“新零售”趋势,引发效率变革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物流业的崛起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和电商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仓储业战略地位,预计到2020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超954亿元。但目前,中国仓储业处于设备自动化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状态。首先,多数企业在仓库系统的内部,从入库、扫描到打包、分拣、出库等操作环节,因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力资源严重浪费,仓储设施资源利用率不到40%,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低下。其次,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高频率的仓储环节操作,甚至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另外,随着用户的需求逐渐转变,更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的订单处理也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高时效”的特点,特别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对仓储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庆幸的是,在建设数字化中国的战略带动下,数字化的仓储实现了快速发展。以京东物流、苏宁物流为代表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无人仓储的建立,从入库、扫描到打包、分拣、出库所有环节均有序进行,仓储效率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智慧的物流之路。物流仓储技术将全面向自动化方向建设和数字化运营方向发展,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发展也方兴未艾。

“物流包装”数字化即将成为智慧供应链又一重大机会

随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环保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在调整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努力提升质量和效率。当前,一次性物流包装被广泛应用在生鲜食品、工业及消费品、散装原辅料等领域,而随着瓦楞纸、塑料、木材等包装材料价格的逐年攀升,使本就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再添压力;此外,一次性包装大多难以降解再生,大量工业废弃物和垃圾由此产生,由于回收机制不健全,导致脆弱的生态不堪重负,用循环包装技术及模式代替一次性物流包装已成为业界共识。据不完全统计,当下中国一次性物流包装整体规模高达3万亿,但可循环物流包装总体规模不足1000亿,整个行业呈现“小、散、乱”的状态,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家超5亿规模的企业。我们深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四大方面:

第一,专业性企业凤毛麟角。如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匠精神”已成为全民意识,各行各业都期待本行业专属的物流包装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在“空间、人力、物流、货损”等方面的浪费,如生鲜果蔬行业、汽配行业、散装液体等行业。但国内在这些领域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行业资深研究并能提供匹配的专业性服务企业却是凤毛麟角。

第二,一次性资金投入高。企业必须在使用初期对采购可循环包装物进行大量投资,还需负担额外的运输成本,并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这是许多企业不愿使用可循环物流包装的又一大原因。

第三,信息不对称。由于上下游用户间的信息不透明,下游用户始终没有优化周转率的动力,上游发箱者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这种低效的租赁模式导致平均年度周转率都在5次以下。

第四,高丢失率。在由传统模式向可循环物流包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每年高达20%的丢失率。如何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来降低高丢失率,已是迫在眉睫。

 

(“箱箱共用”散装液体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诸多问题和难点,唯有物流包装数字化管理才能彻底解决行业所面临痛点,提升包装管理效率和成本减少,实现可循环包装物社会化大循环。

 

(“箱箱共用”汽配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箱箱共用”基于十余年行业认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首创全球智能化物流包装数字化服务平台,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向企业用户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包装数字化解决方案,为物流包装物配备专用智能设备以及独有智能化管理系统,让“箱箱共用”智能系统实现了箱体定位、行驶线路最优化、资产使用状况实时发布、箱源动态实施监控、箱内温度监测、货物丢失预警等全过程。同时利用覆盖全国百公里范围内服务网点,通过技术平台实现空箱就近收发,以趟收费,随租随还,最大化提高包装物的利用率等。并通过基于PC端、手机移动端的人机交互平台实现所有功能的实时调用,以及对物流包装的智能化管理。

 

(“箱箱共用”生鲜食品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如今部分行业的物流包装正因“箱箱共用”变得像用水、用电一样的简单,其覆盖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正呈现出快速裂变的效应。“箱箱共用”凭借物流包装数字化管理技术,使其拥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能力,并持续推动着物流包装标准化,积极参与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当中,致力于消灭一次性物流包装物,促成物流包装社会化大循环。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