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德国制造”曾经也很“山寨”

发布时间: 2012-10-17 09:09:12   作者:财经中国   来源: 本站原创  

  德国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后起之秀,由于煤的储量极高,迅速在工业时代赶上了英国的发展步伐。然而这种仅仅依靠资源,而缺乏核心技术的发展模式,很快触礁了。这与今天中国的情况很相似。

  1873年,一位德国设计师写了一封公开信痛陈德国陈品之劣。这刺激了整个德国工业界。在找到标准化这个方法后,德国人开始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技术效率。

  1918年三月,德国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发布了第一个德国工业标准“锥形销”。至今为止,德国人发布了2.5万个标准,称为“DIN标准”。每年大约制定1500个标准,这些标准成了德国产品的品质保证。DIN制定的标准几乎涉及到建筑工程,采矿、卫生、消防、运输等各个领域。其中80%以上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坚持要德国人在他们的产品上注明“德国制造”的字样。它们的初衷是带有侮辱色彩的惩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发现凡是印上了“德国制造”的商品,都卖得特别好。后来,“德国制造”就成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很多人觉得德国人太严谨了,认真到可怕的地步,就像他们坚持说世界上语法最复杂和严格的语言,非常的呆板。但是这正是“德国制造”的成功之处。

  拘泥刻板成就了德国经济

  处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长期以后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长期忧患意识的影响下,德国人形成了善于思考、踏实的严谨作风。这貌似拘泥刻板的作风,恰恰是德国经济能一枝独秀的坚强基石。

  在德国,人们以服从命令、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曾经有一个笑话,说半夜12点,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但照章办事,确实灵活性和主动性,并没有阻碍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人做事是有板有眼的,不来俗套。有人说,在德国,两个中小企业首次谈生意,如果有一家企业见面就大谈报价,那么这桩生意多半会告吹。德国人办企业,从来不会图一时之快,他们宁愿速度慢点,也要把产品的质量弄上去。

  在欧洲有一个笑话:德国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生产制造机器,法国人生下来以后就是为了爱情,意大利人生下来以后,就是为了唱歌剧,中国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第二代。

  德国人严谨的作风跟战争有很大的关系。战争需要制造很多的枪炮。这个要求非常准确,所以在这些方面,他们特别地注意很细微的制造。

欧元区的最大得益者

  尽管欧债危机,闹得欧元区各国人心惶惶,但德国经济却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2011年上半年,德国出口增长高达14.7%,加上其历年控制在2%以内的通胀水平,显示德国经济仍然是欧元区,最为健康的国家。而其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态度,也是最为积极和坚决的。

  其实,德国通过欧元联盟(欧元俱乐部),占了很大便宜。本来德国马克(汇率)很高的,希腊汇率很低。现在通过欧元把它拉平了。德国人的工资,每个月拿3000欧元,希腊的工资同样的情况下,那相差太远了。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家,希腊是农业国家。希腊是的生产价值远远比不上德国。所以德国经济现在一枝独秀,是从这方面来的。

  可控的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这意味着:国家保证经济行动的自由,但也致力于社会均衡。正是基于这个战后由当时的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推行的方案,德国甚至在经济困难时期也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和平的国家,这从它的劳工冲突极少中可见一斑。集体劳动法通过制度化的冲突调节机制,确定了工会与雇主之间的社会伙伴关系。

  从国际比较来看,税费造成的负担低于平均水平。对于收入和盈利,德国征收的税与其经济实力相比,是欧洲工业国家中最低的

  创新让德国"挺过"危机

  尽管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企业在2008年把它们的研发支出超平均水平地提高了9%(全球5.7%)。根据博思公司(booz & co.)的一份研究报告,德国由此捍卫了其作为欧洲领先的研究区位的地位。

  德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新的创新方案”,还体现在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并为企业创新分忧解难。此外德国还设立了独立的“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就研究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问题每年向联邦政府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财经中国/严宛之)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