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指数连续下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025年4月份CFLP-GPMI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5-06 09:30:00   作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4月份全球制造业PMI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连续2个月低于50%。分区域看,美洲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低于49%,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指数在50%的临界点;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指数降至50%以下;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指数连续两个月略高于48%

综合指数变化,20254月,全球制造业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分区域看,除亚洲制造业保持在荣枯线水平外,其余区域均呈现收缩态势。美洲制造业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非洲制造业继上月短暂上升后,重回收缩区间;欧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恢复力度与上月基本持平。

全球制造业持续偏弱,反映全球经济承压。受美国加征关税扰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在逐步加大。世界主要机构降低了对未来经济和贸易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份预测值降低0.5个百分点。世贸组织在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中警告,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冲击,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可能从此前接近3%的长期增长水平直接滑落至-0.2%

可以预见,关税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会持续发酵,全球贸易增速将持续下行,进而导致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降。世界各国也不得不面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压力,调整贸易布局,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

在全球经济恢复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坚定做正确的事情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各国应在尊重各方平等权利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强多边经贸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逐步化解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

欧洲制造业仍呈现收缩态势,PMI小幅上升

20254月份,欧洲制造业PMI48.4%,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略高于48%。从主要国家来看,瑞典和希腊制造业PMI仍在53%以上;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均较上月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数均在50%以下。

从指数变化看,欧洲制造业目前仍处于收缩态势。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使得欧洲本就脆弱的恢复态势面临更加复杂的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报告中预计欧元区2025年经济增长率为0.8%,较年初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欧洲央行也认为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欧盟近期发布数据显示,欧盟和欧元区4月经济景气指数较上月均下降1.4点,分别为94.493.6。欧洲通胀预期有所升温。20254月,根据欧盟统计局初步估计,欧元区CPI同比上涨2.2%,整体保持稳定,但核心CPI同比上涨2.7%,同比涨幅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近8个月最高水平,核心CPI环比涨幅为1%。核心通胀数据的上升为欧洲央行之后的货币政策决策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发布的专业预测者调查显示,欧元区二季度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主要受到关税提高和国防支出计划的影响。

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PMI连续下降

20254月份,美洲制造业PMI48.4%,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49%,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显示美洲制造业继续在收缩区间。主要国家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继续在50%以下,环比连续下降;巴西和哥伦比亚制造业PMI50%以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业PMI50%以下。

ISM报告显示,20254月,美国制造业PMI48.7%,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连续2个月低于50%。分项指数变化来看,美国制造业供需两侧继续保持收缩态势。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48%以下;美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下降,指数分别在45%以下和48%以下,加征关税对美国制造业贸易影响也较为显著。企业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普遍反映美国加征关税对企业的经营策略、需求计划和利润空间均有明显的影响。

高盛和瑞银等机构均认为2025年美国衰退的风险有所上升。同时,市场对加征关税所带来的通胀压力担忧也有所上升。根据密歇根大学4月民调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美国国内通胀幅度的预期在4月升至6.5%,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高值。民意调查机构美国盖洛普调查结果显示,89%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推高物价,增加生活成本。加征关税也导致市场信心受挫。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路透社公布的对300多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加征关税对商业信心的影响是负面的。

非洲制造业降至收缩区间,PMI降至50%以下

20254月份,非洲制造业PMI49.5%,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继上月短暂回升至50%以上后,重回收缩区间。从主要国家来看,尼日利亚制造业相对稳定,制造业PMI保持在54%左右;南非制造业波动明显,制造业PMI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降至45%以下,今年以来持续在50%以下。

指数变化显示,非洲制造业的稳定性依然较弱,波动较为明显。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下,贸易依赖性较强的非洲经济恢复又增加了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下调至3.8%,较1月份预测的4.2%下降0.4个百分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给非洲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倒逼非洲各国积极通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促进非洲内部贸易和投资,来提升非洲在全球贸易摩擦中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加强对外贸易格局的多元化布局也成为非洲各国规避关税风险的首要选项。

亚洲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PMI降至50%

20254月份,亚洲制造业PMI50%,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从主要国家来看,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0%以下;印度制造业PMI58%左右。东盟国家中,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和缅甸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用程度下降,且均在50%以下;菲律宾制造业PMI50%以上。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升一降,均在50%以下。

数据变化显示,在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下,亚洲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所放缓,指数较上月有所下降,降至荣枯线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下调了2025年亚洲经济增长预期至3.9%,较之前预测下降0.5个百分点。面对关税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需求优势,并继续坚定推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来抵御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亚洲各国应继续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合作,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以增强亚洲区域发展的韧性,从而应对全球范围内不确定风险的冲击。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