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指数小幅下降,全球经济继续弱势运行—2025年7月份CFLP-GPMI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0:00   作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49.3%,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下降,继续保持在50%以上;非洲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上升,升至50%以上;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升至49%以上;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下降,继续在49%以下。

     

综合指数变化,20257月,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下降,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意味着全球制造业继续弱势运行,且恢复力度较上月稍有减弱。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波动不大,继续稳定在扩张区间;非洲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明显提升,回升至扩张区间;美洲和欧洲制造业均仍在收缩区间,但恢复力度有所分化,其中美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趋弱,欧洲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稍有上升。

展望后市,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政策演变仍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扰动仍然存在;全球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态势没有改变。基于上述不确定性影响,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3.4%放缓至1.8%。全球各国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商继续探寻新的合作模式和贸易规则,逐步减少不确定性影响,来增强本国乃至全球经济恢复韧性。

美洲制造业恢复力度减弱,PMI小幅下降

20257月份,美洲制造业PMI48%,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低于49%,显示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且恢复力度较上月有所减弱。主要国家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哥伦比亚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升至52%附近;巴西制造业PMI仍在48%左右,较上月微幅下降;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上升,均在50%以下。

ISM报告显示,20257月,美国制造业PMI48%,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连续5个月低于50%。分项指数显示,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小幅上升,但仍在略高于47%的较低水平;生产指数升至51%以上;购进价格指数仍在64%以上;从业人员指数连续2个月下降,降至44%以下,连续6个月低于50%

数据变化显示,美国制造业继续运行在收缩区间,恢复力度较上月减弱,需求侧依然较弱,企业生产保持扩张,但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企业用工也面临下行压力。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仅7.3万个,远低于预期的10万个,且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仍在持续。耶鲁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截至731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达18.3%,创下193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美国关税政策和疲软的就业使得美国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由于关税的不确定影响,美联储考虑通胀压力仍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0%之间不变。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高于5月的2.4%,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且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6%。但疲软的就业数据进一步增加了美联储降息的压力。持续上涨的购进价格也迫使美国制造业企业在未来投资趋于谨慎。美国花旗银行预测随着新一轮加征关税,美国企业利润率可能进一步萎缩,美国企业正在自行消化大部分关税政策成本。

欧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上升,PMI持续上升

20257月份,欧洲制造业PMI49.1%,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小幅上升。从主要国家来看,爱尔兰制造业PMI53%以上,希腊和西班牙制造业PMI51%以上;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数均在50%以下。

综合数据变化,欧洲制造业PMI持续小幅上升,意味着欧洲制造业延续缓慢恢复态势,且恢复力度较上月有小幅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将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由4月的0.2%上调至1%7月,欧元区通胀率同比稳定在2%,为欧洲各国继续集中精力恢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美国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仍继续为欧洲经济恢复带来不确定性。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受美国关税冲击影响,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欧盟GDP环比增长0.2%,均低于一季度的0.6%0.5%。欧美贸易协议达成,美国将对欧盟大部分产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承诺购买美国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并对美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欧美贸易协议都会影响欧洲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和经济恢复速度。

非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上升,PMI上升

20257月份,非洲制造业PMI51.1%,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从主要国家来看,南非制造业PMI较上月明显上升,环比升幅超2个百分点,升至50%以上;尼日利亚制造业PMI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走势,环比升幅超2个百分点,升至54%的较高水平;埃及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但指数仍在50%以下。

数据变化显示,非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持续提升,且升至扩张区间,南非和尼日利亚两大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均在扩张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将撒哈拉以南非洲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从之前的3.8%上调至4.0%,非洲经济仍具备继续增长潜力。但美国关税政策将给很多出口依赖度较大的非洲国家带来不同程度冲击。非洲各国需要提升国内经济韧性,推动区域内部产业和贸易的深度合作,规避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亚洲制造业保持扩张,PMI连续3个月在50%以上

20257月份,亚洲制造业PMI50.5%,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50%以上。从主要国家来看,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印度制造业PMI升至59%以上。东盟国家中,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且指数均在50%以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缅甸制造业PMI均在50%以下。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在49%以下。

综合数据变化,亚洲制造业整体保持扩张态势,继续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预期46个“发展中亚洲”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为4.7%,意味着亚洲经济整体增速仍然相对较高,但也较4月份的预测下降0.2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下调预测增速的主要考虑是美国关税政策、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需求不足的影响。但亚洲开发银行维持之前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没有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从4月预测的4%大幅上调至4.8%。主要国际组织均看好中国经济恢复前景。中国与世界各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不同领域推进全球经济深化合作,也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恢复的持续动力。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