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25年重点物流统计调查报告——微观企业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 2025-08-25 09:00:00   作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25年重点物流统计调查报告——微观企业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经济转型处于关键节点,物流支撑、联结、引领作用持续深化,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进程中,物流微观主体作为主要载体,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民生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大型物流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展现较强韧性,加快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动能,提升核心服务能力,筑牢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根基。对此,我中心继续组织实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是头部企业保持规模增长,市场集中度稳中有升。2024年,重点企业收入前50的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合计2.35万亿元,占物流业总收入的比重17%,门槛比上年提高13.1亿元,市场集中度稳步提高。收入前50的物流企业中,千亿级企业5家,近三年占比持平。百亿级企业39家,占比提高10%,其中新上榜百亿级企业5家,从上年十亿级晋升百亿级6家,呈现出龙头企业规模稳定、中间企业提质扩容的良好态势。重点民营企业收入前50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07万亿元,门槛比上年提高0.1亿元。

     

图表 1 2018-2024年收入前50的物流企业收入情况

二是资产根基扎实稳固,发展韧性凸显优势。大型物流企业供给能力较强,配套设施等资产相对完善。大型物流企业平均拥有铁路专用线10条、平均自有车辆近4000辆,平均仓储面积150万平方米,满足多元化物流需求的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大型物流企业资产扩张稳健,资产总体同比增长7.1%,资产负债率为55%,低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7.5%和批发零售业资产负债率68.4%,基本处于40%-60%的正常水平。这一指标表明,在面临市场风险和融资环境变化时,大型物流企业拥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和抗风险韧性,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和长期发展,为社会物流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表 2 2024年大型物流企业平均基础设施情况

三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服务领域多维拓展。大型物流企业更具竞争力优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各领域业务均实现收入增长。同时加快供应链物流体系发展,全年供应链订单合同数和一体化物流收入等升级类业务收入增速较快,成为新的增长潜力。大型企业信息相关服务、货代、一体化业务收入增长达22%19%14%。在区域布局优化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持续改善,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提升。随着西部基础投资建设推进和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货运量同比增长4.2%,快于同期全国营业性货运量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务增速超20%,收入增长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探索海外市场需求增量。调查数据显示,大型企业中开展国际化业务数量占比超六成,在汽车、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国际化物流收入增速超30%,明显快于非国际化企业增速。

图表 3 2024年重点物流企业收入构成增长情况

四是盈利水平小幅提升,经营效益逐步改善。大型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3.9%,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高于重点调查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多数大型物流企业保持韧性经营,通过数智化升级和供应链降本推动业务增收盈利。分企业规模看,千亿级和百亿级企业利润率均在4%左右,反映头部企业经营优势有所显现,对物流整体效益改善具有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从服务类型看,水运、快递行业需求规模向好,企业自身配套能力建设完善,利润相对较高,达到4.8%4%左右。传统公路运输以及综合供应链发展还需要持续不断优化,利润率处在较低位。

     

图表 4 分收入规模的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情况

五是企业应收账期有所缩短,资金流动效率小幅提升。大型物流企业应收账期平均为56天,相较去年有所缩短。分领域看,大宗商品、电子设备应收账期有所下降,平均下降6-16天。汽车行业账期仍在100天以上,企业发展和资金风险问题突出。资金流动方面,大型物流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略有缩短,但总体资金周转天数仍在100天以上,相较国际水平仍略显不足。分领域看,大宗商品和汽车物流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较长,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危化品和电子设备周转天数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周转效率仍不及发达水平。综合看整体大型物流企业资金运行效率偏低,仍需进一步改善,助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望未来,在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的大背景下,布局优化、数智升级、供应链一体化已成为物流企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型头部企业以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为基础,着力提升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降本增效和服务升级。中小型企业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优化运输线路和网点布局等发展方向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综合来看,我国物流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智能化、绿色化成效不断显现。大型物流企业的运营水平、盈利空间、抗压能力均好于平均水平,为整个行业发展打造了坚固的基本盘。此外,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物流企业已经提前布局,在满足多元化物流需求领域持续加码,在跨境物流赛道深化布局,在末端服务环节不断创新,这些前瞻性布局不仅让物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将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网站首页 | PMI指数 | 物流信息 | 物流科技 | 生产资料 | 钢铁信息 | 能源信息 | 汽车信息 | 中心介绍 | 要闻 | 图片 | 综合物流 | 现代物流 | 视频中心 | 后台登录

Copyright©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133322-6405 信箱:tjp@clic.org.cn QQ群 534151542 京ICP备17049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