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5月份物流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
1-5月份物流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
前5个月,物流与生产资料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结构优化。一方面,市场规模增速稳中小幅回落,但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在增速回落的同时,市场结构向好转变、流通方式加快转型。
当前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PMI指数持续回升,升幅扩大;市场需求回升,供需关系趋向改善,价格回稳;企业原材料补库趋于积极,开工率有所回升;就业形势稳中有升。预计后期经济走势趋稳。但经济回升动力仍需巩固,经济活力仍需加强。
一、1-5月份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结构优化
(一)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1、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平稳
5月份,物流业务总量指数为55.2%,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但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反映出物流活动仍较活跃,呈现高位趋稳的发展态势。分行业看,运输型物流企业回落4.3个百分点,而仓储型物流企业回升0.6个百分点,均保持在50%以上。分区域来看,受南方多省市暴雨水灾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回落较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均有所回升。据初步统计,1-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0万亿元,可比增长8.5%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约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物流市场规模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图1 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
据初步统计,1-4月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8.4万亿元,可比增长9.7%,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4月当月,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万亿元,可比增长11.5%,增速较3月份回升2.4个百分点。
图1:2013-2014年生产资料累计销售总额及同比变化情况
2、市场价格走势趋稳
物流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但比去年有所好转。进入5月以来,水运价格总体平稳,较前期略有回落。其中,干散货运输市场普遍低迷,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受到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回落因素影响进一步走低;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也有所下降;集装箱运价指数总体企稳回升。5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1005.6点,环比降幅7.7%,同比下降1.7%,较上月降幅有所扩大。1-5月综合指数平均为1081.4点,涨幅为2.6%;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平均为1091.2点,较上月涨幅为2.3%。1-5月运价指数平均为1101.5点,同比下降1.3%。
生产资料价格止跌略升。5月份,在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和油价上调的影响下,生产资料市场整体价格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当月环比增长0.33%;同比下降2.87%,降幅较上月收窄1.27个百分点。1-5月份,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17%,比年初下降1.12%。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9大类生产资料中有6大类价格环比上涨。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木材和汽车价格连续两月回升。其中,有色金属价格涨幅较大,5月份超过3个百分点。原煤和成品油价格止跌回升,成品油价格回升明显,超过1个百分点。建材和机电价格延续下行走势,但降幅均有所收窄。黑色金属价格再次下跌。
进出口价格继续下降。5月份,生产资料产品进口平均价格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扩大;出口平均价格环比略有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核算,5月份,主要生产资料平均进口价格环比下跌6.4%,跌幅较4月份扩大3.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3%。从结构上看,工业生产资料环比下降6.5%,农业生产资料环比上升0.1%。工业生产资料中,建材、机电和有色金属类产品价格降幅较为明显,汽车价格有所回升。1-5月份进口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6.0%,比年初下降8.4%。5月份,主要生产资料平均出口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较4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环比下降0.3%,有色金属和化工制品类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建材和木材类制品价格有所回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5.1%。1-5月份出口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2%,比年初下降2.7%。
表1:2012-2014年各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变化情况表(±%)
指标 |
年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当月环比 |
2012年 |
-0.6 |
0.8 |
0.6 |
0.4 |
-1.2 |
-2.5 |
-1.9 |
-1 |
0.2 |
0.7 |
-0.4 |
-0.3 |
2013年 |
0.6 |
0.9 |
-0.7 |
-1.5 |
-1.0 |
-1.5 |
-0.7 |
0.6 |
0.4 |
-0.5 |
-0.2 |
1.2 |
|
2014年 |
-0.2 |
-1.1 |
-0.9 |
-0.2 |
0.3 |
|
|
|
|
|
|
|
|
当月同比 |
2012年 |
-1.2 |
-2.1 |
-2.4 |
-3.4 |
-5.1 |
-7.1 |
-8.8 |
-9.7 |
-9 |
-6.4 |
-5.6 |
-5.0 |
2013年 |
-4.1 |
-4.1 |
-5.3 |
-7.0 |
-6.7 |
-5.7 |
-4.6 |
-3.2 |
-2.9 |
-5.5 |
-3.9 |
-2.5 |
|
2014年 |
-3.2 |
-5.1 |
-5.4 |
-4.1 |
-2.9 |
|
|
|
|
|
|
|
|
累计同比 |
2012年 |
-1.2 |
-1.7 |
-1.9 |
-2.3 |
-2.9 |
-3.6 |
-4.4 |
-5.1 |
-5.5 |
-5.6 |
-5.7 |
-5.6 |
2013年 |
-4.1 |
-4.1 |
-4.5 |
-5.1 |
-5.4 |
-5.5 |
-5.4 |
-5.1 |
-4.9 |
-6.3 |
-4.8 |
-4.6 |
|
2014年 |
-3.2 |
-4.2 |
-4.6 |
-4.5 |
-4.2 |
|
|
|
|
|
|
|
图2:2012-2014年各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走势图
3、就业活动稳中有升
今年以来,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稳定在48%以上。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连续四个月稳定在50%以上,5月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达到50.9%。从行业来看,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依然较强,其就业指数保持在55%以上。此外,航空运输业和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明显增强。
(二)结构向好变化
一方面,在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回落的同时,与民生、循环经济相关的物流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受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带动,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加快增长,增速达到30%以上;受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增速达到15%以上。
另一方面,在工业品物流总额中,大宗商品物流市场较为低迷,而受内需扩大的带动,快速消费品、食品、医药、家电、电子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保持较高增长。物流市场结构的上述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是经济结构调整效应的显现。
(三)流通方式加快转型
从市场更深层次的发展变化看,近年来,基于平台经济的流通组织模式,推动了现代商品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
在大宗商品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不断创新,由原来的信息平台、发展到交易平台,再发展到融“交易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金融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与此同时,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的数量也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超过500家,交易品种涉及钢铁、煤炭等十多个领域,数百个品种。
可以说,大宗商品的流通方式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季度市场运行稳中向好
结合近期主要统计数据表现来看,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一是经济先行指标持续回升。5月份,中国制造业指数达到50.8%,连续三个月上升,升幅有所提高,为去年9月份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上升。从历史同期来看,从2005年有PMI数据以来,只有去年5月份上升,升幅仅为0.2个百分点,其余年份均下降。
二是需求显示回升迹象。新订单指数继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以后,再升1.1个百分点,达到52.3%,为最近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大中型企业新接订单明显增加,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0%以上,连续两个月上升,升幅有所提高。从调查来看,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化工等周期性行业,市场有所启动,订单有明显回升。综合来看,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应正在显现,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回升迹象。
三是实体经济走势保持平稳。从制造业来看,生产指数回升0.3个百分点,达到52.8%。采购量指数上升明显,达到52.3%,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值,显示企业原材料补库趋于积极,开工率趋升。从调查来看,机电设备制造行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呈现回升迹象;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显疲弱。行业运行的这种分化特征,客观反映了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效果。
四是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价格稳中趋升。随着需求好转,产成品库存下降,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衡地保持在52%以上,差距缩小到只有0.5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到47.1%,为最近4个月以来的最低值。由于供需关系改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购进价格指数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50%,为最近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另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监测,5月份生产资料市场综合价格今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当月环比增长0.33%,在监测的9大类生产资料品种中,有6大类价格环比上涨。这几个方面的数据,反映出市场价格持续疲软的局面也有所改观,需求改善间接得到印证。
五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改善。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中有升。大型企业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新接订单明显增加,生产增速有所提高。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3.9%,上升3.5个百分点。小企业PMI指数为48.8%,同上月持平。
结合最近两月PMI表现来看,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已经有所显现,市场需求趋升,企业信心恢复,原材料采购趋于积极,开工率趋升,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接近一季度,仍然保持在合理适度区间。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后期物流和生产资料流通业保持平稳运行仍具备一定的基础。